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曹敏 [1 ]
蒋勇军 [1 ]
蒲俊兵 [2 ]
张兴波 [1 ]
邱述兰 [1 ]
杨平恒 [1 ]
汪智军 [1 ]
李欢欢 [1 ]
机构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溶; DIC; δ13CDIC; 碳汇; 地下河;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地下河水DIC变化特征与来源,估算了流域岩溶碳汇通量,并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3-SO4型,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受碳酸盐岩碳酸溶蚀和硫酸溶蚀共同控制。地下河水DIC浓度为3.1~6.3 mmol/L,其中夏季因受降雨稀释作用影响DIC较冬季的低;地下河水δ13CDIC值介于-3.8‰~-13.1‰之间,且夏季比冬季偏高约2‰。根据地下河水DIC浓度和流域径流量计算出流域岩溶净碳汇通量均值约为167.31×103mol/(km2.a)。降雨条件下,流域岩溶碳汇通量随流域径流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另外,流域碳酸盐岩溶蚀还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影响,使得地下水δ13CDIC值相对偏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碳汇通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为例 [J].
张兴波 ;
蒋勇军 ;
邱述兰 ;
曹敏 ;
胡毅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4) :466-476
[2]   岩石风化碳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J].
刘再华 .
科学通报 , 2012, (Z1) :95-102
[3]   降雨条件下岩溶碳汇的动态变化特征——以桂林毛村地下河为例 [J].
唐伟 ;
康志强 ;
殷建军 ;
林玉石 ;
黄芬 ;
曹敏 .
地球与环境, 2011, 39 (02) :161-166
[4]   硫酸侵蚀碳酸盐岩对长江河水DIC循环的影响 [J].
李军 ;
刘丛强 ;
李龙波 ;
李思亮 ;
王宝利 ;
BCHETELAT .
地球化学, 2010, 39 (04) :305-313
[5]   重庆地区近10年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J].
巴金 ;
汤洁 ;
王淑凤 ;
徐晓斌 .
气象, 2008, (09) :81-88
[6]   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 [J].
刘丛强 ;
蒋颖魁 ;
陶发祥 ;
郎赟超 ;
李思亮 .
地球化学, 2008, (04) :404-414
[7]   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 [J].
李林立 ;
况明生 ;
张远瞩 ;
王建力 ;
谢世友 ;
蒋勇军 ;
刘玉 .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222-226
[8]   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及其SI值计算 [J].
郭张军 ;
宋汉周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 (03) :200-202+219
[9]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J].
韩贵琳 ;
刘丛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94-406
[10]   典型表层岩溶泉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章程 ;
袁道先 ;
曹建华 ;
蒋忠诚 .
地球学报, 2004, (04) :46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