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曹敏
[1
]
蒋勇军
[1
]
蒲俊兵
[2
]
张兴波
[1
]
邱述兰
[1
]
杨平恒
[1
]
汪智军
[1
]
李欢欢
[1
]
机构: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岩溶;
DIC;
δ13CDIC;
碳汇;
地下河;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地下河水DIC变化特征与来源,估算了流域岩溶碳汇通量,并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3-SO4型,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受碳酸盐岩碳酸溶蚀和硫酸溶蚀共同控制。地下河水DIC浓度为3.1~6.3 mmol/L,其中夏季因受降雨稀释作用影响DIC较冬季的低;地下河水δ13CDIC值介于-3.8‰~-13.1‰之间,且夏季比冬季偏高约2‰。根据地下河水DIC浓度和流域径流量计算出流域岩溶净碳汇通量均值约为167.31×103mol/(km2.a)。降雨条件下,流域岩溶碳汇通量随流域径流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另外,流域碳酸盐岩溶蚀还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影响,使得地下水δ13CDIC值相对偏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碳汇通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