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碳汇潜力新概念及应用

被引:47
作者
魏晓华 [1 ]
郑吉 [2 ]
刘国华 [3 ]
刘世荣 [4 ]
王伟峰 [2 ]
刘苑秋 [2 ]
Blanco AJuan [5 ]
机构
[1]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2]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5]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
关键词
人工林; 固碳潜力; 可持续森林经营; 碳密度; FORECAS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定量确定森林碳汇潜力有助于科学地评估森林对碳汇的潜在贡献及制定实现这种潜力所需要的经营管理措施。目前,国内外有关森林碳汇潜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固碳潜力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动态构架和可持续性的概念,提出了针对人工林的固碳潜力概念并利用FORECAST模型以杉木人工林为例阐明此概念的实际意义与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81 / 38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TRIPLEX模型对湖南杉木林生产量的模拟和预测.[D].王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11
  • [2] 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InTEC模型的验证.[D].邵月红.南京农业大学.2005, 05
  • [3]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D].杨丽霞.南京农业大学.2004, 04
  • [4]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3PG模型的研究.[D].花利忠.福建农林大学.2004, 04
  • [5] 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
    李斌
    方晰
    项文化
    田大伦
    [J]. 林业科学, 2013, 49 (03) : 25 - 32
  • [6] 全球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英文)
    刘迎春
    于贵瑞
    王秋凤
    张扬建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2, 3 (03) : 193 - 201
  • [7] 基于TRIPLEX模型的湖南省杉木林生产力模拟及预测
    王灿
    项文化
    赵梅芳
    邓湘雯
    彭长辉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6) : 104 - 109
  • [8] CDM机制下森林碳汇潜力估算与市场开发政策创新
    赵庆建
    温作民
    张华明
    [J]. 科技与管理, 2011, 13 (06) : 56 - 59
  • [9] 黄土丘陵区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树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
    刘迎春
    王秋凤
    于贵瑞
    朱先进
    展小云
    郭群
    杨浩
    李胜功
    胡中民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 4277 - 4286
  • [10]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潜力定量认证方法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任伟
    王秋凤
    刘颖慧
    何念鹏
    刘迎春
    付超
    于贵瑞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 795 -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