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成分的心理学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杨治良
蔡大卫
吴瑞良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
[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抑制效应; 针刺; 电针; 痛反应; 心理学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疼痛原理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最近提出了针刺对痛的不同成分的影响问题。关于痛的问题,至今尚没有它的科学定义。十九世纪以前,有人把痛看作是紧密地和不愉快的情绪相联系的;自本世纪以来,痛是感觉的观点占了优势。人们都承认痛不同于视、听等感觉,因为它还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心理学和生理学教科书中,一方面说痛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某些心理因素在针刺麻醉临床原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J].
王极盛 ;
幸代高 ;
孙长华 ;
林淑惠 .
心理学报, 1979, (01) :88-97
[2]   入手术室时的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的联系及其和针麻效果的关系 [J].
许淑莲 ;
汤慈美 ;
宋维真 ;
孙长华 ;
项曼君 ;
张树勋 ;
刘淑琪 ;
龚显琳 ;
余秋生 ;
刘迦良 ;
冯北元 ;
徐慕禹 ;
孟秀文 ;
张崇理 .
心理学报, 1979, (01) :77-87
[3]   纳洛酮对人体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兼用信号侦察论分析 [J].
江振裕 ;
叶强 ;
沈幼棠 ;
朱凤仙 ;
汤盛钦 ;
梁宁建 ;
曾性初 .
动物学报, 1978, (01) :1-10
[4]   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汤健 .
针刺研究, 1978, (01) :1-11
[5]   比较穴位电刺激和暗示对痛阈的影响 [J].
杨依方 ;
杨治良 ;
胡春香 ;
吴瑞良 .
针刺研究, 1977, (04) :38-41
[6]   针刺镇痛效应外周传入途径的分析 [J].
江振裕 ;
张清才 ;
朱秀玲 ;
楊莲芳 .
中国科学, 1973, (02) :157-161
[8]  
医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M]. 科学出版社[美]T·C·鲁,J·F·傅尔顿 著, 1974
[9]  
实验心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美)武德沃斯,R.S.,(美)施洛斯贝格,H.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