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被引:30
作者
刘延惠 [1 ,2 ]
王彦辉 [1 ]
于澎涛 [1 ]
熊伟 [1 ]
莫菲 [1 ]
王占印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六盘山; 植被类型; 生物量; 结构; 器官; 分配;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1.04.020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9年,在宁夏六盘山南部林区香水河小流域,调查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层次和器官分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的活体植被总生物量(t.hm-2)差别较大,依次为华山松(102.70)>桦木林(84.42)>山杨林(79.97)>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8.37)>疏林(44.91),按各类森林面积加权平均为78.37,远高于灌丛(20.77)、草地(1.07)和草甸(2.29)。各类森林的枯落物现存量(t.hm-2)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8.21)>华山松林(11.99)>桦木林(10.90)>山杨林(7.67)>疏林(7.06),也都远高于灌木林(3.13)、草甸(0.82)和草地(0.49)。森林生物量集中在乔木层(占91.04%),灌木层仅占8.09%,草本层更低至0.87%。森林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乔木层为树干(54.06%)>枝(21.04%)>根(16.92%)>皮(5.34%)>叶(2.65%);灌木层为枝干(62.68%)>根(30.55%)>叶(6.77%);草本层为地上茎叶(58.82%)>根(41.18%)。乔木层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的平均值为4.49,几种阔叶林都在4.0左右,但华北落叶松林为6.41,华山松林为5.80,都远大于灌木林的2.82、草地的1.89及草甸的1.20。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均随林龄和林冠郁闭度的增大而几乎线性增加,并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密度超过900株.hm-2后生物量增速减缓并渐趋其最大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刺槐林地生物量与土壤干燥化效应的模拟 [J].
李军 ;
王学春 ;
邵明安 ;
赵玉娟 ;
李小芳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3) :330-339
[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 [J].
罗云建 ;
张小全 ;
王效科 ;
朱建华 ;
张治军 ;
孙贵生 ;
高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9, (01) :13-18
[3]   鼎湖山五种植被类型群落生物量及其径级分配特征 [J].
刘申 ;
罗艳 ;
黄钰辉 ;
周国逸 .
生态科学, 2007, (05) :387-393
[4]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 [J].
程堂仁 ;
马钦彦 ;
冯仲科 ;
罗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31-36
[5]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J].
吕晓涛 ;
唐建维 ;
何有才 ;
段文贵 ;
宋军平 ;
许海龙 ;
朱胜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11-22
[6]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J].
樊后保 ;
李燕燕 ;
苏兵强 ;
林德喜 ;
刘春华 ;
蒋宗垲 .
生态学报, 2006, (08) :2463-2473
[7]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植被活体生物量C贮量的研究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朱高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3) :277-283
[8]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 [J].
方宗辉 .
福建林业科技, 2005, (03) :82-85
[9]   中国不同气候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J].
李高飞 ;
任海 .
热带地理, 2004, (04) :306-310
[10]   马尾松与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动态及养分循环特征 [J].
田大伦 ;
项文化 ;
闫文德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07-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