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辽东栎群落碳储量研究

被引:10
作者
韩娟娟 [1 ]
程积民 [2 ]
万惠娥 [2 ]
杨晓梅 [2 ]
孟蕾 [1 ]
范文娟 [1 ]
胡秀娟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子午岭; 植被; 土壤; 碳储量; C/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2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子午岭辽东栎林群落的碳储量进行研究,目的是为黄土高原森林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并借助本次研究探究能较准确估算黄土高原碳储量的方法。土壤碳密度采用积分法和分层法2种估算方法,验证了积分法在估算土壤碳储量上的准确性和方便性。乔木层采用相对生长模型,以实测75株解析木生物量的值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辽东栎单株林木各组分生物量与树高、胸径的回归方程,推算出整个辽东栎林各器官的生物量,从而算出其碳储量。结果表明,土壤积分法能够较好的估测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分别是109.794 9 t.hm-2(90 cm分层法)和111.938 t.hm-2(100 cm积分法);乔木层、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的碳储量分别是53.452 9、2.700 5、4.482 7、5.243 9 t.hm-2,得出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最后引出辽东栎能够与真菌形成菌根共生体,菌根在辽东栎林的固碳作用可能为碳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156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子午岭60年辽东栎林种子质量与森林更新 [J].
程积民 ;
赵凌平 ;
程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2) :10-16
[2]   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特征 [J].
侯琳 ;
雷瑞德 ;
王得祥 ;
赵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8) :156-160
[3]   丛枝菌根在草原生态系统碳固持中的重要作用 [J].
石伟琦 ;
夏运生 ;
刘晓蕾 .
生态环境, 2008, (02) :846-850
[4]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J].
张国庆 ;
黄从德 ;
郭恒 ;
邓彪 ;
杨和芳 .
浙江林业科技, 2007, (06) :10-14
[5]   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地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 [J].
安尼瓦尔·买买提 ;
杨元合 ;
郭兆迪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4) :545-552
[6]   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J].
徐艳 ;
张凤荣 ;
段增强 ;
张琳 ;
孔祥斌 .
土壤通报, 2005, (06) :22-25
[7]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J].
胡建忠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1-8
[8]   子午岭辽东栎林土壤种子库及种子命运研究 [J].
陈智平 ;
王辉 ;
袁宏波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7-12
[9]   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J].
张希彪 ;
郭小强 ;
周天林 ;
上官周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2) :267-274
[10]   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在辽东栎幼苗上的混合接种效应 [J].
阎秀峰 ;
王琴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