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恢63对野败胞质不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杨跃华
裴炎
何光华
杨光伟
谢戎
侯磊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杂交-水稻;雄性不育;基因;遗传分析;野败雄性不育性;恢复基因;
D O I
10.13718/j.cnki.xdzk.1998.02.004
中图分类号
S51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汕优63F2结实率分离不符合典型的正态分布。连续估计法表明,结实率在30%以下时,估计出2对恢复基因,表明明恢63具有2对基因可恢复野败胞质雄性不育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个恢复力受单基因控制的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 [J].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95, (06) :437-444
[2]   水稻质核互作孢子体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作物学报, 1987, (01) :23-28
[3]   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J].
傅强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5, (03) :194-202
[4]   水稻恢复系IR24恢复基因的初步分析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作物学报, 1984, (02) :81-86
[5]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
[6]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
[7]   关于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的新看法附视频 [J].
裴新澍 .
湖南农业科技, 1980, (03)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