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协商的检察主导评析

被引:37
作者
李奋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量刑协商; 检察主导; 量刑建议;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20.03.006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6.3 [检察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核心要旨的量刑协商带有典型的检察主导特征,表现在程序启动、协商过程、具结结果等诸多方面。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只有被检察机关认为是有理有据的,才有望被依法吸纳进量刑建议之中。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样态,量刑协商的检察主导,虽能契合中国权力本位的诉讼理念和法定主义的职权行使,却大大压缩了控辩双方协商的空间,并可能因检察官无法超越控方立场,从而引发量刑建议的合意性、合理性不足等问题。在关注可能的优化方案时,还应对控辩协商制度发展的外部环境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有不认罪案件的庭审实质化真正得以实现,作为主导者的检察官才能有内生动力与辩护方展开协商,并有望被赋予更大的自由裁量权,量刑协商制度也才能在中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键是控辩平衡 [J].
龙宗智 .
环球法律评论, 2020, 42 (02) :5-22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问题再探讨 [J].
陈卫东 .
环球法律评论, 2020, 42 (02) :23-36
[3]   检察官视角下确定刑量刑建议实务问题探析 [J].
李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0, (01) :29-38
[5]   认罪认罚案件检察机关主导责任的域外镜鉴 [J].
赵恒 .
中国检察官, 2019, (17) :41-44
[6]   检察机关适用不起诉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4) :35-45
[7]   论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 [J].
童建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4) :23-34
[8]   听取意见式司法的理性建构——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中心 [J].
闫召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4) :56-79
[9]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 [J].
孙长永 .
比较法研究, 2019, (03) :37-52
[10]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刑事检察工作的新发展 [J].
陈国庆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 27 (01)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