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初探

被引:6
作者
徐梦洁 [1 ]
陈慧中 [1 ]
赵紫玉 [1 ]
庄舜尧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评价模型; 政策体系;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如何体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耕地数量平衡标准,并且充分考虑耕地质量的变化,建立特定区域条件下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论文首先回顾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及其政策保障体系,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指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当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平衡,进而构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中,耕地数量动态平衡模型强调一段时期内人口和经济增长背景下耕地转化的不可逆趋势,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模型则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变动趋势来判断耕地总体质量的变化,并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评价模型对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137 / 2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适宜性成果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模型 [J].
董金玮 ;
郑新奇 ;
张戈丽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6) :376-378
[2]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社会科学, 2007, (08) :13-20
[3]   基于GIS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 [J].
袁天凤 ;
邱道持 ;
黄家林 ;
谢德体 ;
罗卓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5) :357-363
[4]   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 [J].
牛高华 ;
赵言文 ;
施毅超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2) :233-236
[5]   浙江省沿海地区耕地变化 [J].
丁菡 ;
王人潮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05) :585-590
[6]   关于耕地数量与质量平衡的思考 [J].
华元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2) :1-4
[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实现途径 [J].
王捷 ;
张敬松 ;
祝海强 ;
李丽平 .
农业经济, 2006, (04) :65-66
[8]   基于RS和GIS的上海城建用地扩展研究 [J].
张心怡 ;
刘敏 ;
孟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1) :29-33
[9]   必须建立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再议耕地占补平衡 [J].
田玉福 .
中国土地, 2005, (03) :37-39
[10]   江苏省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 [J].
吴先华 ;
齐相贞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6)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