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段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60
作者
能源 [1 ,2 ]
谢会文 [1 ]
孙太荣 [3 ]
雷刚林 [1 ]
徐丽丽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克拉苏构造带; 克深构造段; 解释模型; 石油地质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段构造解释模型并对该段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克深构造段具有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变形特征,垂向上可分为盐上构造层、盐岩层、盐下构造层与基底构造层4层结构。该区域主要发育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盐收缩构造及走滑构造3种构造样式,其中盐下构造层构造样式自北向南逐渐由高角度基底卷入构造样式转变为盖层滑脱构造样式。克深构造段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二叠纪晚期—三叠纪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及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勘探实践表明,该区带具有好盖层、厚储层、大构造、强冲注、晚成藏等有利条件,是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库车坳陷克深2气藏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J].
赵力彬 ;
石石 ;
肖香姣 ;
王海应 ;
张杰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10) :10-13+108
[2]   库车坳陷西秋构造带盐下低幅度构造圈闭研究及勘探思路 [J].
梁顺军 ;
肖宇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1) :19-24+29+5
[3]   库车坳陷山地复杂构造速度场研究及其应用效果 [J].
梁顺军 ;
肖宇 ;
刁永波 ;
朱亚东 ;
陈燕雄 ;
付建元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 (04) :59-64+5
[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与天然气勘探方向 [J].
徐振平 ;
李勇 ;
马玉杰 ;
吴超 ;
杨宪彰 ;
李青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3) :31-36+108
[5]   塔西南拗陷甫沙构造带结构模型及形成机制 [J].
张玮 ;
漆家福 ;
雷刚林 ;
魏巍 ;
曾详洲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1) :42-48+10
[6]   再论库车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 [J].
管树巍 ;
陈竹新 ;
李本亮 ;
张朝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31-536+551
[7]   塔北隆起中西部油气富集因素与勘探领域 [J].
王招明 ;
何爱东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2) :153-156
[8]   库车坳陷西部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生烃期匹配关系探讨 [J].
万桂梅 ;
汤良杰 ;
金文正 ;
杨文静 ;
余一欣 ;
王清华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地质学报, 2007, (02) :187-196
[9]   克拉2气田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J].
钟大康 ;
朱筱敏 .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8-11+146
[10]   冲断构造与油气聚集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