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汽车碳排放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宋永华
李保卫
胡泽春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机系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碳排放; 气候变化; 电力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34.2 [汽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考虑了区域电源结构差异和跨区输电问题,从能源发展战略、国际碳减排框架和评价指标公平性等方面重新界定电动汽车低碳性评价框架,提出分区域、按电力消费来源评估电动汽车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我国电动汽车低碳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建议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布局上,充分考虑电力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未来电源布局和跨区电力流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规模、优先次序和补贴扶持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碳减排效益分析 [J].
于大洋 ;
黄海丽 ;
雷鸣 ;
李新 ;
张波 ;
韩学山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0) :14-18
[2]   基于经济与排放效益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前景分析 [J].
王宁 ;
龚在研 ;
马钧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57-65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J].
李晓丹 .
中国能源, 2009, 31 (08) :43-45+18
[4]   未来我国电动汽车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全生命周期分析 [J].
欧训民 ;
覃一宁 ;
常世彦 ;
张希良 .
汽车与配件, 2009, (13) :40-41
[5]   多种新能源公交车能耗与主要污染物排放全生命周期对比分析 [J].
欧训民 ;
张希良 ;
常世彦 .
汽车与配件, 2008, (52) :16-20
[6]  
Well-to-wheels analysis of advanced fuel/vehicle systems—a North American study of energy us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riteria pollutant emissions .2 Brinkman N,Wang M,Weber T,Darlington T.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