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链球菌感染对不同品系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强俊 [1 ,2 ]
杨弘 [1 ,2 ]
王辉 [3 ]
徐跑 [1 ,2 ]
柒壮林 [1 ]
何杰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罗非鱼; 海豚链球菌; 血液生化指标; HSP70 mRNA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以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饲养100d后,进行海豚链球菌(2.95×108CFU/mL)感染试验,分析攻毒前后各品系罗非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另从各桶中取2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96h后,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对病原较为敏感,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36.67%和38.33%;埃及尼罗罗非鱼对病原敏感性较差,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肝脏HSP70 mRNA的表达量在攻毒后明显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溶菌酶活力也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活力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低于攻毒前。埃及尼罗罗非鱼可以利用糖原和脂类产生的能量,提高了HSPS与一些特定免疫蛋白(溶菌酶、球蛋白等)的合成,增强了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罗非鱼选育过程中,需要将抗病力与生长性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注重生长速度的同时也要增强其抗应激能力,从而为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958 / 9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大黄鱼感染哈维氏弧菌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J].
徐晓津 ;
徐斌 ;
王军 ;
苏永全 ;
张之文 ;
陈心 .
水产学报, 2010, 34 (04) :618-625
[2]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美洲鳗鲡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J].
郭松林 ;
关瑞章 ;
冯建军 ;
陈传卿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5 (02) :93-97
[3]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J].
卢迈新 .
南方水产, 2010, 6 (01) :75-79
[4]   患鳠锥体虫病大鳍鳠的血液学和组织学观察 [J].
钟正苹 ;
金丽 ;
张耀光 .
淡水渔业, 2009, 39 (06) :34-40
[5]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J].
张新艳 ;
樊海平 ;
钟全福 ;
卓玉琛 ;
林煜 ;
曾占壮 .
水产学报, 2008, (05) :772-779
[6]   红拟石首鱼海豚链球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J].
沈智华 ;
钱冬 ;
许文军 ;
顾金华 ;
邵健忠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6) :80-85
[7]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孙峰 ;
张煜 ;
李立德 ;
刘云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815-818+822
[8]   黄鳝体内寄生虫感染对血液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刘金 ;
曾伯平 ;
颜亨梅 ;
王文彬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5, (01) :67-69
[9]   鲈鱼溶藻弧菌病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J].
陈寅儿 ;
金珊 ;
王国良 .
台湾海峡, 2005, (01) :104-108
[10]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rramundi to Streptococcus iniae[J] . Erin Bromage,Leigh Owens.Aquaculture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