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建设的文化禀赋与结构限定

被引:9
作者
宣朝庆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农业社会; 低度整合; 知识阶层; 价值建设;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3.01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建设基本历史进程和特征的分析,揭示本土社会建设的文化禀赋和结构限定。研究发现,中国社会建设起源早,农村社会建设长期持续;人文思想发达,价值建设(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建设;知识阶层长期担任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社会的低度整合性也制约着社会建设的发展。这些历史特质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本质与内涵、形态与机制、动力与基础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40+246 +2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J].
陆学艺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4) :3-11+242
[2]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 [J].
宣朝庆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4) :90-104+244
[3]   中国社会建设研究回顾与反思 [J].
王贞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 (04) :28-33
[4]   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J].
陈天林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5) :91-94
[5]   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 [J].
王处辉 ;
胡翼鹏 .
南开学报, 2005, (02) :93-98+123
[6]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下) [J].
刘泽华 .
南开学报, 2003, (05) :87-94
[7]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J].
刘泽华 .
南开学报, 2003, (04) :63-72+95
[8]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基本特征 [J].
赵旗 .
学术月刊, 2002, (05) :26-31
[9]  
开放中的变迁[M]. 法律出版社 , 金观涛, 2010
[10]  
明清社会文化生态[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尔敏,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