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浊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张伟 [1 ]
刘建朝 [1 ]
高志亮 [2 ]
孙少波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关键词
浊流沉积; 沉积微相; 物性特征; 岩性圈闭; 长6段; 延长组; 吴堡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储层物性特征、浊积岩特征、浊积岩分布规律及其对油藏的影响,明确了浊流沉积的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以发育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成分有方解石、绿泥石、白云母以及少量的石英加大、长石加大等,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吴堡地区长6期湖盆沉降趋于稳定,是三角洲的高建设时期;多水系、多物源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深湖浊积扇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吴堡地区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端发育深湖浊积扇沉积,可区分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个沉积微相带,其中浊积扇中心微相以细砂岩、粉砂岩与暗色泥岩呈砂泥互层;从平面上看,浊积岩砂体非均质性在侧向上逐渐变弱,砂体底部发育厚度较大、成熟度较高的暗色湖相沉积的烃源岩,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含有丰富的烃源岩,而浊积岩砂体是由深湖相的暗色泥岩构成,孔渗物性好的区域易于形成良好的上倾尖灭的透镜状岩性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J].
刘联群 ;
刘建平 ;
李勇 ;
魏敏珠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3) :263-267
[13]   重力驱动作用——滦平盆地下白垩统西瓜园组沉积时期主要的搬运机制 [J].
耳闯 ;
顾家裕 ;
牛嘉玉 ;
程妮 ;
韩少飞 .
地质论评, 2010, 56 (03) :312-320
[14]   车西洼陷沙三上亚段滑塌浊积砂体的沉积特征 [J].
李凌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 (02) :22-25+29+109
[15]   鲍玛序列的多解性 [J].
冉波 ;
王成善 ;
李祥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0, 30 (01) :40-43
[1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延8储层特征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朋坤 ;
邓礼正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1) :65-69
[17]   华庆地区长6深水沉积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J].
刘昊伟 ;
郑兴远 ;
陈全红 ;
郭艳琴 ;
刘春燕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1) :21-26+190
[18]   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王华 ;
柳益群 ;
陈魏巍 ;
付迪 ;
白清华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 (01) :12-18+108
[19]   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邹才能 ;
赵政璋 ;
杨华 ;
付金华 ;
朱如凯 ;
袁选俊 ;
王岚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65-1075
[20]   志丹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杨克文 ;
庞军刚 ;
李文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66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