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方法

被引:20
作者
潘润秋 [1 ,2 ]
刘珺 [1 ]
宋丹妤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等; 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C-均值聚类; 农用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O159 [模糊数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04 ;
摘要
针对农用地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而传统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农用地分等时易对评价因素以及等别进行"硬性划分"的不足。该文以湖北省安陆市为例,首次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简称模糊综合分析法),以模糊综合评判的矩阵成果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数据源来对划分农用地等别方法进行探讨,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等结果与传统方法分等结果进行比较,得出2种方法分等结果中约有80%相同。采用安陆市各村的粮食平均播面单产对2种方法分等结果存在差异的地区进行独立检验,得到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传统方法的分等成果同播面单产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2。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农用地分等具有可行性;将模糊综合分析法运用到农用地分等中比传统方法更能客观准确地说明土地质量的优劣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县域耕地地力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差异及关联性研究 [J].
向武 ;
周卫军 ;
肖彦资 ;
李娟 ;
郭子川 ;
崔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07) :821-827
[2]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研究 [J].
盛艳 ;
姚云峰 ;
秦富仓 ;
牟小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6) :27-32
[3]   三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J].
高娟 ;
戴兰 ;
陈锐 ;
张怡然 ;
王海军 .
测绘地理信息, 2014, 39 (03) :62-67
[4]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J].
程锋 ;
王洪波 ;
郧文聚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2) :75-82+97
[5]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J].
奉婷 ;
张凤荣 ;
李灿 ;
曲衍波 ;
朱凤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00-210+293
[6]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金贵 ;
王占岐 ;
胡学东 ;
胡守庚 ;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41-250
[7]   凌源市耕地质量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 [J].
钱凤魁 ;
王秋兵 ;
边振兴 ;
董秀茹 ;
郑刘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25-329
[8]   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J].
单美 ;
王训 .
泰山学院学报, 2011, 33 (06) :110-116
[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河南省平顶山为例 [J].
陈磊 ;
刘秀华 .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 (03) :340-344
[10]   上海市农用地分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J].
孙彦伟 ;
李勤奋 ;
何中发 ;
施玉麒 ;
夏晨 ;
刘雯 .
上海地质, 2009, (04)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