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9
作者
高娟
戴兰
陈锐
张怡然
王海军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开发区; BP神经网络;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D O I
10.14188/j.2095-6045.2014.03.023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BP神经网络是近年来用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自学习能力强且精度较高。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广东省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三种方法在评价中的优缺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J].
谭鑫 ;
匡建超 ;
高霞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 (05) :42-47
[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开发区集约利用研究——以湖北省荆门经济开发区为例 [J].
张帅 ;
潘润秋 ;
张俊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 (01) :55-61
[3]   基于PCA和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J].
宋松 ;
张建新 ;
肖波 ;
温丽娟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 31 (04) :744-746+741
[4]   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J].
彭浩 ;
曾刚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77-1181
[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王昆 ;
陈银蓉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 (06) :22-26
[6]   基于FUZZY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J].
王金地 ;
欧名豪 ;
胡传景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1) :29-34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 [J].
常青 ;
王仰麟 ;
吴健生 ;
李双成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26-31
[8]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诱因分析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姜海 .
经济地理, 2007, (01) :145-148
[9]   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钟太洋 ;
马其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96-102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玻璃瓶裂纹检测模型 [J].
严太山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 :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