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不同植被下土壤岩石试片的溶蚀速率及碳汇分析——以山西汾阳地区为例

被引:21
作者
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唐萍萍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溶蚀速率; 碳汇;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土壤CO2; 半干旱岩溶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70501 ;
摘要
通过山西汾阳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对比溶蚀实验,并结合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测试分析及土壤水分含量和CO2浓度野外现场测试,揭示出北方半干旱条件下的溶蚀速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差异明显,林地的地面以下溶蚀速率最大,为0.551 1mg/(cm2·a),分别是灌丛[0.258 5mg/(cm2·a)]和草地[0.254 7mg/(cm2·a)]的2.13倍和2.16倍;表明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有增加的趋势。(2)试片溶蚀速率主要受土壤有机碳、无机碳、水分控制,受土壤CO2浓度影响小;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分与试片溶蚀速率呈正相关,土壤无机碳含量与试片溶蚀速率呈负相关;高浓度的无机碳使部分试片经过溶蚀后重量不减反增,造成试片溶蚀速率偏低。(3)以林地、灌丛、草地条件下试片土下平均溶蚀速率计算出研究区岩溶碳汇强度为1.815tCO2/(km2·a),与前人根据水化学径流法计算的结果[8.69tCO2/(km2·a)]相比偏小。这意味着由溶蚀试片法来计算我国岩溶碳汇量可能会比实际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袁道先, 2003
[12]  
岩溶环境学[M]. 重庆出版社 , 袁道光, 1988
[13]  
On the Karst Ecosystem[J] . YuanDaoxian.Acta Geologica Sinica ‐ English Edition . 2010 (3)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作用的影响——以广西弄拉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J].
章程 ;
谢运球 ;
吕勇 ;
蒋勇军 ;
曹建华 ;
姜光辉 ;
杨平恒 ;
王冬银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81-1188
[15]   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性同位素模型及其应用 [J].
杨黎芳 ;
李贵桐 ;
李保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9) :973-981
[16]   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及其控制因素:以湖南郴州礼家洞为例 [J].
刘再华 ;
吴孔运 ;
汪进良 ;
李强 ;
孙海龙 ;
韩军 .
地球化学, 2006, (01) :103-110
[17]   土壤碳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君 ;
宫渊波 ;
王巧红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5) :59-64
[1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野外溶蚀试验研究 [J].
唐健生 ;
夏日元 ;
邹胜章 ;
梁彬 .
中国岩溶, 2004, (03) :68-71
[19]   西南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 [J].
李为 ;
余龙江 ;
周蓬蓬 ;
杨娟 ;
章程 ;
袁道先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12-114+132
[20]   广西弄拉岩溶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主要土壤因子及溶蚀率对比研究 [J].
李恩香 ;
蒋忠诚 ;
曹建华 ;
姜光辉 ;
邓艳 .
生态学报, 2004, (06) :113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