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大豆对As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黄益宗
朱永官
胡莹
刘云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 砷; 土壤; 吸收; 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16个不同品种大豆对As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s污染条件下,不同品种大豆的根、茎、叶、豆荚、豆粒和总生物量差异较大。16个品种中,总生物量在2.82~5.28g之间,其中吉育63总生物量最大,而吉育67生物量最小,仅为前者的50%左右;豆粒生物量在0.71~1.68g之间。大豆植株各部分的As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叶>豆粒。不同品种中As含量范围为根3933.47~9480.23!g.kg-1,茎637.26~2080.39!g.kg-1,叶392.90~1366.09!g.kg-1,豆粒16.57~138.99!g.kg-1。As从根向茎、叶和豆粒中的迁移情况随品种不同而异,其迁移系数分别为0.107~0.371、0.067~0.250和0.004~0.018。不同大豆品种对As吸收和积累的差异提示人们可以通过品种筛选工作来达到降低A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97 / 14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城市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的调查分析[J]. 段飞舟,何江,高吉喜,张青新,胡月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5(S1)
  • [2] 灰潮土Cd Pb复合污染对萝卜产量品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付庆灵
    胡红青
    黎佳佳
    吕意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 231 - 235
  • [3] 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
    卢振明
    佟建冬
    张秀丽
    梁宝成
    房德秀
    杨德民
    罗继
    韩昌
    唐红艳
    刘忠杰
    张丽虹
    房连营
    寇百洲
    王丽霞
    张国军
    李军
    赵魁
    顾立繁
    张忠民
    吕超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 (06) : 357 - 358
  • [4] 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蔡保松
    陈同斌
    廖晓勇
    谢华
    肖细元
    雷梅
    张国平
    [J]. 生态学报, 2004, (04) : 711 - 717
  • [5]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总报告)
    金银龙
    梁超轲
    何公理
    曹静祥
    马凤
    王汉章
    应波
    吉荣娣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协作组
    [J]. 卫生研究, 2003, (06) : 519 - 540
  • [6] 水稻籽实中砷的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
    何孟常
    杨居荣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 1141 - 1144
  • [7] 水稻精米中铅镉砷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蒋彬
    张慧萍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 37 - 40
  • [8] 砷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朱云集
    王晨阳
    马元喜
    夏国军
    王永华
    [J]. 生态学报, 2000, (04) : 707 - 710
  • [9] 砷对大豆种子萌发的伤害
    胡家恕,童富淡,邵爱萍,叶兆杰
    [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 121 - 125
  • [10] Effect of arsenic on som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bean plants
    Stoeva, N
    Berova, M
    Zlatev, Z
    [J]. BIOLOGIA PLANTARUM, 2005, 49 (02) : 293 -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