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水体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摆晓虎 [1 ,2 ]
曹特 [1 ]
倪乐意 [1 ]
张霄林 [1 ]
汤鑫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洱海; 光学衰减系数; 透明度; 叶绿素a; 浊度; 沉水植物;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探究人类活动对洱海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2014年4月、7月、11月和2015年1月在洱海全湖设置36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研究洱海光学衰减系数(K)、透明度(SD)、浊度(Turb)和叶绿素a(Chl-a)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分析沉水植物分布对光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洱海富营养化治理和控制提供基本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光学衰减系数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0.59 m-1)<冬季(0.68 m-1)<秋季(0.95 m-1)<夏季(1.05 m-1);叶绿素a含量与光学衰减系数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同,为春季(5.24μg/L)<冬季(5.49μg/L)<秋季(12.33μg/L)<夏季(14.22μg/L);透明度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1.86 m)<秋季(2.28 m)<春季(3.00 m)<冬季(3.07 m);浊度季节变化规律是春季(32.50 mg/L)<冬季(32.52 mg/L)<秋季(32.64 mg/L)<夏季(32.70 mg/L)。光学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浊度和叶绿素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0.523和0.467;透明度与叶绿素a和浊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和0.564;浊度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241。叶绿素a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光学衰减系数,但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在秋季和冬季,沉水植物区的水体光学衰减系数显著低于无沉水植物区(P<0.05),但这种差异在春季和夏季不显著(P>0.05)。在一年中的各季节,沉水植物区与无沉水植物区的水体透明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沉水植物区的水体浊度显著低于无沉水植物区(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滆湖水体光学性质初步研究 [J].
何尚卫 ;
李勇 ;
赵海光 ;
潘继征 .
湖泊科学, 2014, 26 (05) :707-712
[2]   沉水植被降低水体浊度的机理研究 [J].
庞翠超 ;
吴时强 ;
赖锡军 ;
武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 (05) :498-504
[3]   富营养化湖泊围隔中重建水生植被及其生态效应 [J].
胡旭 ;
何亮 ;
曹特 ;
倪乐意 ;
谢平 .
湖泊科学, 2014, 26 (03) :349-357
[4]  
富营养化水体中光照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邹丽莎,聂泽宇,姚笑颜,施积炎.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5]   光衰减及其相关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J].
吴明丽 ;
李叙勇 .
生态学报, 2012, 32 (22) :7202-7212
[6]   洱海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 [J].
杨威 ;
邓道贵 ;
张赛 ;
谢平 ;
过龙根 ;
王圣瑞 .
湖泊科学, 2012, 24 (06) :858-864
[7]   含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水流紊动特性 [J].
王忖 ;
王超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6) :816-822
[8]   三峡小江回水区透明度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张呈 ;
郭劲松 ;
李哲 ;
蒲清平 ;
方芳 ;
龙曼 ;
高旭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189-194
[9]   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分布及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J].
张晓晶 ;
李畅游 ;
贾克力 ;
邬铁梅 ;
李卫平 .
湖泊科学, 2009, 21 (06) :879-884
[10]   秋季太湖水下光场结构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J].
黄昌春 ;
李云梅 ;
孙德勇 ;
乐成峰 ;
伍蓝 ;
王利珍 ;
王鑫 .
湖泊科学, 2009, 21 (03) :4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