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被引:30
作者
顾卫俊
胡旭阳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加坡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特点;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重视对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在运行机制上,以兴趣为导向,以研讨会为基本模式,并拥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新加坡高校本科导师制对我国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启示,一是要把"优导制"和"普导制"有机结合;二是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三是要实行双向选择,建立流动机制;四是建立以研讨会为形式的学习型组织;五是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究 [J].
李婷 .
高等理科教育, 2007, (03) :105-108
[2]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 [J].
杜智萍 .
大学教育科学, 2006, (06) :50-53
[3]   新加坡高等教育:经验与借鉴 [J].
沙红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4) :78-86
[4]   浅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附视频 [J].
张仕英 .
药学教育, 2005, (06) :43-46
[5]   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J].
费英勤 ;
颜洽茂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06) :24-26
[7]   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J].
李东成 .
中国高等教育, 2001, (08) :46+21-46+21
[8]  
牛津大学[M].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裘克安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