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若干要点解析——从预防刑法观的立场出发

被引:25
作者
黎宏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积极的一般预防; 重刑化;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D O I
10.19916/j.cnki.cn31-2011/d.20220110.001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遵循问题导向,通过降低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年龄、增设新犯罪等弥补刑法处罚上的空白、调高相关犯罪的法定刑、加大对相关利益方的保护力度的方式,对近年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当前的焦点议题进行积极回应,体现了刑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要“与时俱进”这一积极一般预防的理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犯罪化”“重罚化”来体现积极的一般预防理念所具有的边界值得关注,作为一般人行为指南的行为规范和作为司法人员工作指南的裁判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自洗钱行为立法的争议、理论与实践依据 [J].
王新 ;
冯春江 ;
王亚兰 .
当代金融研究, 2020, (02) :64-70
[2]   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基于未成年犯与其他群体的比较研究 [J].
路琦 ;
郭开元 ;
张萌 ;
张晓冰 ;
胡发清 ;
杨江澜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8, (06) :29-43
[3]   风险社会与功能主义的刑法立法观 [J].
劳东燕 .
法学评论, 2017, 35 (06) :12-27
[4]   预防刑法的扩张及其限度 [J].
何荣功 .
法学研究, 2017, 39 (04) :138-154
[5]   修订刑法应避免过度犯罪化倾向 [J].
齐文远 .
法商研究, 2016, 33 (03) :9-13
[6]   中日金融消费者刑事法保护比较初探 [J].
顾肖荣 ;
胡春健 ;
陈玲 .
政治与法律, 2013, (08) :42-51
[7]   我国应该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 [J].
刘艳红 .
法学, 2011, (11) :108-115
[8]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7, (02) :108-131
[9]  
加大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惩处力度[N]. 张璁. 人民日报. 2020 (019)
[10]  
我国危险作业犯罪立法的几个问题[N]. 詹瑜璞,刘笑,尹少辉,李亚豪. 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0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