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被引:100
作者
徐富贤 [1 ]
熊洪 [1 ]
谢戎 [1 ]
张林 [1 ]
朱永川 [1 ]
郭晓艺 [1 ]
杨大金 [2 ]
周兴兵 [1 ]
刘茂 [1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泸州市农业局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利用率; 基因型差异; 肥水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稻基因型、根系生长、物质积累、生理代谢、植株性状与氮素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指出水稻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能力;分蘖力强,齐穗期粒叶比大,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库容量大,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收割指数高的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高;其生理学特征表现为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高。总结了从氮肥种类与平衡施肥、施肥方法与肥水运筹、氮肥精准施用技术方面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提高水稻氮效率的研究重点,即建立水稻氮素效率间接评价的有效方法、突出水稻氮素效率的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工作,协调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矛盾的栽培策略和深化以叶色为基础的高效定量施氮技术研究4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215 / 12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杂交中稻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植株地上部农艺性状关系研究 [J].
徐富贤 ;
张林 ;
万绪奎 ;
朱永川 ;
熊洪 ;
郭晓艺 ;
周兴兵 ;
刘茂 .
杂交水稻, 2008, 23 (06) :58-64
[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J].
晏娟 ;
尹斌 ;
张绍林 ;
沈其荣 ;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5) :835-839
[3]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曾勇军 ;
石庆华 ;
潘晓华 ;
韩涛 .
作物学报, 2008, (08) :1409-1416
[4]   超级中籼杂交水稻氮素积累利用特性与物质生产 [J].
吴文革 ;
张洪程 ;
陈烨 ;
李杰 ;
钱银飞 ;
吴桂成 ;
翟超群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60-1068
[5]   不同肥力稻田晚稻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J].
周江明 ;
姜家彪 ;
姜新有 ;
詹丽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1) :28-35
[6]   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J].
魏海燕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杭杰 ;
马群 ;
张胜飞 ;
张庆 ;
刘艳阳 .
作物学报, 2007, (11) :1802-1809
[7]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J].
曾建敏 ;
崔克辉 ;
黄见良 ;
贺帆 ;
彭少兵 .
作物学报, 2007, (07) :1168-1176
[8]   水稻氮素和叶绿素SPAD叶位分布特点及氮素诊断的叶位选择 [J].
李刚华 ;
薛利红 ;
尤娟 ;
王绍华 ;
丁艳锋 ;
吴昊 ;
杨文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6) :1127-1134
[9]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 [J].
程建峰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潘晓云 ;
曹卫星 .
土壤学报, 2007, (02) :266-272
[10]   杂交中稻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SPAD值关系研究 [J].
徐富贤 ;
熊洪 ;
朱永川 ;
张林 ;
万先齐 ;
刘茂 ;
王贵雄 .
作物学报, 2007, (03) :44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