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飞跃
机构
[1]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假诉讼行为; 不法目的; 权力(利)均衡; 恶意诉讼; 滥用程序; 串通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虚假诉讼行为既包括虚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的诉讼行为,也包括虽有足够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但以诉讼的方式追求诉讼请求以外的其他目的的诉讼行为。虚假诉讼的实施主体包括一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等不同类型,有时裁判机构工作人员也可能参与虚假诉讼行为。依据虚假诉讼虚假的内容并结合其参与主体,虚假诉讼可以划分为恶意诉讼、滥用程序以及串通诉讼三种类型。虚假诉讼基于不法目的而提起,根据不法目的,虚假诉讼可以划分为侵害型、解除型、掩盖型、确定型四种类型。虚假诉讼的认定,应当结合国情考虑公共政策等因素综合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 [J].
游涛 .
法学杂志, 2011, 32 (01) :95-97
[2]   诉讼欺诈构成诈骗罪的法理分析 [J].
刘晓虎 ;
马剑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5 (05) :19-23
[4]  
“诉讼诈骗”批判[J]. 黄龙.刑法论丛. 2010(01)
[5]   浅析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与处罚 [J].
亓旭岩 .
法学杂志, 2009, 30 (11) :39-41
[6]   虚假诉讼现象的分析及应对 [J].
王进 .
法律适用, 2009, (11) :109-110
[7]   驰名商标认定虚假诉讼之刑法规制 [J].
韦晓云 .
人民司法, 2009, (17) :12-16
[8]   诉讼诈骗基本理论及解决路径探索——以诈骗罪构成理论重构为视角 [J].
范雪旺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 22 (03) :51-55
[9]   对“虚假诉讼”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以浙江法院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实践为例 [J].
魏新璋 ;
张军斌 ;
李燕山 .
法律适用, 2009, (01) :64-68
[10]   情节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能否认定为诈骗罪? [J].
王永亮 ;
邹莉 ;
彭勇 .
中国审判, 2008, (12)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