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黄泥田耕层有机碳固存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王飞
李清华
林诚
钟少杰
何春梅
刘玉洁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黄泥田; 土壤有机碳; 固碳速率; 施肥;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探讨南方丘陵黄泥田不同施肥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固存及生产力的影响,促进区域农田固碳减排和作物高产。【方法】基于3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部稻草还田(NPKS)处理下,历年水稻产量、代表性年份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固碳速率的变化。【结果】NPK、NPKM、NPKS处理下水稻历年平均产量分别较CK高67.1%、88.1%和84.2%,差异显著,且NPKM、NPKS处理与NPK处理间亦具有显著差异。NPK、NPKM与NPKS处理耕层土壤有机碳历年平均含量比CK高8.9%36.8%其中NPKM最高且亦显著高于NPKS与NPK处理。与初始土壤相比各处理有机碳含量增加1.84~5.26g/kg。以每10年为评价周期,NPKM、NPKS处理的固碳速率与CK及NPK差异均显著,其中双季稻年份NPKM与NPKS处理固碳速率分别是CK的2.38倍和1.98倍,是NPK处理的1.59倍与1.32倍但NPK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稻田系统年均有机碳输入与有机碳固存间存在极显著幂函数关系,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与籽粒产量变化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南方黄泥田化肥配施有机肥或配合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稳步提升水稻产量。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碳仍可维持低幅度增长,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升高,固碳效率逐步降低。化肥配施有机肥或配合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明显提高了土壤的固碳速率二者均是提高黄泥田生产力与固碳能力的双赢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47 / 14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长期施肥对浙江稻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
毛霞丽 ;
陆扣萍 ;
何丽芝 ;
宋照亮 ;
徐祖祥 ;
杨文叶 ;
徐进 ;
王海龙 .
土壤学报, 2015, 52 (04) :828-838
[2]   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有机碳平衡的影响 [J].
蒋太明 ;
罗龙皂 ;
李渝 ;
张文安 ;
张文菊 ;
张会民 .
土壤通报, 2014, 45 (03) :666-671
[3]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J].
董春华 ;
曾闹华 ;
高菊生 ;
刘强 ;
徐明岗 ;
文石林 .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28 (02) :193-198
[4]   长期施用化肥对我国南方水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谭炳昌 ;
樊剑波 ;
何园球 .
土壤学报, 2014, 51 (01) :96-103
[5]   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剖面特征及固碳速率 [J].
董林林 ;
杨浩 ;
于东升 ;
张海东 ;
刘杨 ;
史学正 .
生态学报, 2014, 34 (03) :690-700
[6]   中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研究——基于长期试验点的Meta分析 [J].
田康 ;
赵永存 ;
邢喆 ;
孙维侠 ;
黄标 ;
胡文友 .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433-440
[7]   长期施肥条件下我国南方双季稻产量的变化趋势 [J].
李忠芳 ;
徐明岗 ;
张会民 ;
孙楠 ;
娄翼来 .
作物学报, 2013, 39 (05) :943-949
[8]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 [J].
陈云峰 ;
韩雪梅 ;
胡诚 ;
李双来 ;
乔艳 ;
刘东海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2) :269-275
[9]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J].
王飞 ;
林诚 ;
李清华 ;
何春梅 ;
李昱 ;
邱珊莲 ;
林新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5) :1056-1063
[10]   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冬春季杂草群落及其C、N、P化学计量的影响 [J].
林新坚 ;
王飞 ;
王长方 ;
林诚 ;
李清华 ;
何春梅 ;
李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5) :57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