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被引:26
作者
高飞 [1 ,2 ]
孙群露 [3 ]
刘晓峰 [2 ,4 ]
马会来 [2 ]
机构
[1]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D O I
10.13590/j.cjfh.2013.05.031
中图分类号
R155.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来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曲线查找可疑餐次,对可疑餐次食物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食用不同食物及食用不同剂量食物与食物中毒的关联性,并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现61例病例,症状主要为腹痛(98%)、腹泻(90%)、恶心(54%)等。食用白切鸡是发病危险因素(OR=9.25,95%CI:1.14~200.07),且与食物中毒几率呈剂量反应关系(χ2=25.71,P<0.01),厨师在对白切鸡切块过程中穿插处理罗非鱼是导致发生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病例肛拭子检测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结果同源性为100%。结论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白切鸡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厨师的监督管理,提高卫生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孙吉昌
    游兴勇
    刘成伟
    朱应飞
    范治钢
    王亚林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01) : 89 - 91
  • [2] 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特征性分析
    何洁仪
    李迎月
    邓志爱
    林晓华
    余超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 (05) : 464 - 468
  • [3] 广东省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菌菌相分析
    李来好
    吴燕燕
    李凤霞
    杨贤庆
    刁石强
    周婉君
    [J]. 水产学报, 2009, 33 (05) : 823 - 831
  • [4]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郑春梅
    郑彬
    曹小俊
    [J]. 中国校医, 2009, 23 (03) : 314 - 315
  • [5]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8起流行病学分析
    林海
    [J]. 职业与健康, 2008, (14) : 1403 - 1404
  • [6]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集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附视频
    苏华瑜
    陈雅霞
    [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10) : 1945 - 1946
  • [7]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报告
    肖秀娟
    郑泽红
    郑泽璇
    方丽芳
    [J]. 华南预防医学, 2006, (04) : 78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