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58
作者
刘战东 [1 ]
肖俊夫 [1 ]
于景春 [2 ]
刘祖贵 [1 ]
南纪琴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2] 辽宁省建平县灌溉试验站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试验; 春玉米; 品种; 种植密度; 植株性状;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品种和种植密度是辽西地区春玉米节水高产栽培的参考依据。以稀植型品种丹玉12(DY12)和密植型品种中地77(ZD77)为试验材料,各设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耗水量、产量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茎粗、单株叶面积均逐渐降低,株高、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area index,LAI)逐渐增加,DY12茎粗和ZD77株高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DY12的茎粗、株高均大于ZD77,而ZD77的LAI大于DY12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ZD77小于DY12。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除穗粗、穗行数及百粒质量外,种植密度对DY12其余产量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种植密度对ZD77各产量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在WUE方面,DY12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种植密度为45000株/hm2时,WUE达到最大值(2.48kg/m3);ZD77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该地区生产上应选择密植型春玉米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可以达到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J].
王铁固 ;
赵新亮 ;
马娟 ;
张怀胜 ;
陈士林 .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23) :16-18
[2]   玉米不同耐密植品种茎秆穿刺强度的变化特征 [J].
勾玲 ;
黄建军 ;
孙锐 ;
丁在松 ;
董志强 ;
赵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156-162
[3]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J].
黄学芳 ;
刘化涛 ;
黄明镜 ;
闫六英 ;
张冬梅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16 (21) :59-61
[4]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形态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J].
刘战东 ;
肖俊夫 ;
南纪琴 ;
冯跃华 .
节水灌溉, 2010, (09) :8-10+14
[5]   对辽宁省玉米种植密度偏稀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J].
李凤海 ;
史振声 ;
张世煌 ;
王志斌 ;
王宏伟 ;
吕香玲 ;
朱敏 ;
刘红军 .
玉米科学, 2010, (03) :113-116
[6]   密度、种植方式和品种对夏玉米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 [J].
梁书荣 ;
赵会杰 ;
李洪岐 ;
王俊忠 ;
王林华 ;
曲小菲 ;
吕淑敏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927-1931
[7]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胡萌 ;
魏湜 ;
杨猛 ;
矫海波 ;
魏玲 ;
王燚 ;
吉彪 .
玉米科学 , 2010, (01) :103-107
[8]   不同密度对玉米郑单958和辽单565产量影响的分析 [J].
陈丽华 ;
刘伟 ;
田涛 ;
冯丹妮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2 (01) :12-13
[9]   2个玉米优势群体不同发育时期植株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 [J].
李玉玲 ;
唐保军 ;
冯兴跃 ;
魏蒙关 ;
崔庆新 ;
张中伟 ;
陈欢庆 ;
杨国虎 ;
杨美丽 .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12) :26-29
[10]   垄沟覆膜集雨系统垄宽和密度效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
王晓凌 ;
陈明灿 ;
易现峰 ;
付国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