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油气运移体系及成藏模式分析

被引:4
作者
郭峰 [1 ,2 ]
朱映康 [3 ]
夏斌 [4 ]
胡杨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地震泵; 正反转构造; 成藏期次; 徐家围子断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含油气组合特征和成藏要素配置关系综合分析基础上,根据断陷盆地发育特征以及天然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重点分析了地震泵对油气纵向运移的影响,建立了该区油气藏成藏模式,本区发育的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构造气藏,岩性气藏和由构造、岩性二者共同控制作用的构造—岩性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基岩风化壳油气藏。徐家围子断陷两期构造运动进而形成了正反转构造,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圈闭及纵向疏导通道。沙河子组共经历了3次生排烃高峰,第一次由于强烈的构造活动,没有聚集成藏,后两次在其他成藏要素的配合下,最终得以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喷发模式特征 [J].
陈欢庆 ;
胡永乐 ;
冉启全 ;
衣丽萍 ;
许磊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1) :41-48
[2]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活动时期及其与深层气成藏关系分析 [J].
胡明 ;
付广 ;
吕延防 ;
付晓飞 ;
庞磊 .
地质论评, 2010, 56 (05) :710-718
[3]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 [J].
徐宏节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4) :432-437
[4]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断层控藏作用 [J].
马中振 ;
庞雄奇 ;
王洪武 ;
魏建设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6) :27-31+205
[5]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 [J].
姜传金 ;
苍思春 ;
吴杰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8) :5-7+129
[6]   地震泵抽吸作用与油气运聚成藏物理模拟 [J].
孙永河 ;
付晓飞 ;
吕延防 ;
付广 ;
阎冬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1) :98-104+111
[7]   幕式成藏的机理和规律探讨 [J].
赵靖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9-11+154
[8]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气系统演化及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康德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30-34+105
[9]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成藏动力系统及空间分布特征 [J].
金晓辉 ;
林壬子 ;
任延广 ;
冯子辉 ;
宋兰斌 ;
秦伟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60-264
[10]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聚集规律与下步勘探方向 [J].
任延广 ;
朱德丰 ;
万传彪 ;
冯子辉 ;
李景坤 ;
王成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26-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