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

被引:60
作者
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李彦宝
马兴全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活动构造; 古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芦山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会不会再次发生7级甚至更大地震迅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野外调查结果,本文从活动构造与古地震研究角度对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构造关系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破裂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一点依据.我们的初步认识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与中段存在显著差异,其晚第四纪活动可能已向盆地前展.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中央-前山断裂系,而芦山地震主要和前山-山前断裂系密切相关,与中央断裂关系不明显.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断裂带宽度增大,次级断裂条数增加,单条断裂断错地表活动强度明显减弱,其发震能力要弱于发生汶川地震的中段.此次地震更可能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一带破裂空段的填补.
引用
收藏
页码:1925 / 19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邓起东
    高翔
    陈桂华
    杨虎
    [J]. 地学前缘, 2010, 17 (05) : 163 - 178
  • [2]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调查与分析
    张岳桥
    李海龙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4) : 699 - 710
  • [3] 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
    陈立春
    王虎
    冉勇康
    孙鑫喆
    苏桂武
    王继
    谭锡斌
    李智敏
    张晓清
    [J]. 科学通报, 2010, 55 (13) : 1200 - 1205
  • [4] 成都平原内汶川Ms8.0级地震的地表变形
    杨晓平
    李安
    刘保金
    酆少英
    陈献程
    石金虎
    寇昆朋
    郭新景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0) : 2527 - 2537
  • [5]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张培震
    闻学泽
    徐锡伟
    甘卫军
    王敏
    沈正康
    王庆良
    黄媛
    郑勇
    李小军
    张竹琪
    马胜利
    冉勇康
    刘启元
    丁志峰
    吴建平
    [J]. 科学通报, 2009, (07) : 944 - 953
  • [6]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李勇
    黄润秋
    周荣军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ELLIS
    闫亮
    董顺利
    Nicholas RICHARDSON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 3 - 18
  • [7] 龙门山南段山前印支晚期隐伏生长褶皱的构造几何模拟与分析
    陈伟
    杨克明
    李书兵
    简高明
    唐进
    赵尧
    苏强
    [J]. 科学通报 , 2009, (03) : 382 - 386
  • [8] 龙门山山前大邑断裂活动时代与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初步研究
    董绍鹏
    韩竹军
    尹金辉
    李峰
    安艳芬
    [J]. 地震地质, 2008, 30 (04) : 996 - 1003
  • [9] 汶川8级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构造意义——多条平行断裂同时活动的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
    刘静
    张智慧
    文力
    孙杰
    邢秀臣
    胡古月
    许强
    Paul TAPPONNIER
    曾令森
    丁林
    刘延乐
    [J].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 1707 - 1722
  • [10]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李海兵
    付小方
    Jrme VAN DER WOERD
    司家亮
    王宗秀
    侯立玮
    邱祝礼
    李宁
    吴富峣
    许志琴
    Paul TAPPONNIER
    [J].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 1623 -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