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22
作者:

张忠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胡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施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刘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北西向褶皱;
叠加变形;
弯滑擦痕;
白垩纪;
大巴山前陆;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1.013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大巴山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上扬子前陆交接部位,其西北缘地区发育规模大、方向各异、叠加特征明显的褶皱构造体系。通过关键地区的褶皱及其叠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空序列的研究鉴别出至少是三期褶皱构造,包括北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北北西向和北西向褶皱。本文详细介绍北西向褶皱的厘定依据和空间构造要素,研究其对晚侏罗世形成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叠加改造及过程。根据区域变形的特征分析,以及下白垩统地层卷入北西向褶皱变形的事实,推测这组褶皱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或其后的收缩变形事件有关,但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巴山地区北西—南东向褶皱的厘定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大巴山西缘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壳变形历史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J].
董树文
;
胡健民
;
施炜
;
张忠义
;
刘刚
.
地球学报,
2006, (05)
:403-410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胡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施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张忠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刘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
[J].
李智武
;
刘树根
;
罗玉宏
;
刘顺
;
徐国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294-304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玉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米仓山前陆盆地东段构造演化模式与油气聚集
[J].
吴世祥
;
马永生
;
金之钧
;
汤良杰
;
李儒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4-16+2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汤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李儒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4]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J].
董树文
;
胡健民
;
李三忠
;
施炜
;
高锐
;
刘晓春
;
薛怀民
.
岩石学报,
2005, (04)
:1189-1194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胡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施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刘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薛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鄂西—渝东区膝折构造
[J].
丁道桂
;
郭彤楼
;
翟常博
;
吕俊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05-210

丁道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昆明,江苏无锡,江苏无锡

郭彤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昆明,江苏无锡,江苏无锡

翟常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昆明,江苏无锡,江苏无锡

吕俊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昆明,江苏无锡,江苏无锡
[6]
秦岭地区城口—房县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J].
徐亚军
;
杨坤光
;
马昌前
.
现代地质,
2005, (01)
:127-132

徐亚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坤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马昌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J].
王二七
;
孟庆任
;
陈智樑
;
陈良忠
.
地学前缘,
2001, (02)
:375-384

王二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孟庆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陈智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陈良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8]
纵弯叠加褶皱地区岩石有限应变特征——以川东北地区典型叠加褶皱为例
[J].
黄继钧
.
地质论评,
2000, (02)
:178-185

黄继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9]
川鄂湘边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J].
颜丹平
;
汪新文
;
刘友元
.
现代地质,
2000, (01)
:37-4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友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
东秦岭造山带南缘北大巴山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
[J].
何建坤
;
卢华复
;
朱斌
.
地质科学,
1999, (02)
:14-2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华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