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东段秦岭岩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79
作者
时毓
于津海
徐夕生
邱检生
陈立辉
机构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秦岭岩群; 锆石U-Pb定年; 元素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和构造归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东秦岭地区的陕西省洛南县、宁陕县、长安县和河南省淅川县出露的四个秦岭岩群变质岩进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样品主要由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详细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三个正变质岩均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971~843Ma),而副变质岩中富集大量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根据最年轻的谐和年龄(859Ma)和早古生代的变质年龄,推测其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晚期。因此,北秦岭南部的秦岭岩群的变质岩主要由新元古代早期的火成岩和新元古代中晚期的沉积岩组成。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加里东期,局部有燕山期的变质作用叠加。指示北秦岭的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早古生代。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还显示秦岭岩群的新元古代火山岩均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沉积岩沉积于大陆弧-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指示秦岭造山带在新元古代早期是一个火山弧。秦岭岩群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在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方面与扬子克拉通西缘的特征非常相似,表明位于北秦岭造山带的秦岭岩群应归属于扬子克拉通陆块,是扬子北缘的一个大陆边缘弧。
引用
收藏
页码:2651 / 267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69 条
[41]  
Geochemical subdivis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in East Qinling and adjacent regions——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s[J]. 张本仁,张宏飞,赵志丹,凌文黎.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3)
[42]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43]   早元古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赵子然,万渝生,张寿广,魏春景 .
岩石学报, 1995, (02) :148-159
[44]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01-114
[45]   东秦岭丹凤群秦岭群宽坪群关系新探 [J].
李靠社,白胜利,蔡振龙 .
中国区域地质, 1994, (03) :215-222
[46]   北秦岭地质新知及一些有关问题 [J].
安三元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3, (04) :52-56
[47]   东秦岭丹凤群火山岩系及其包体地球化学研究 [J].
匡少平 ;
张本仁 .
现代地质, 1993, (04) :444-457
[48]   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 [J].
朱炳泉 .
地球化学, 1993, (03) :209-216
[49]   北秦岭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构造环境 [J].
何瑞芳 ;
安三元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2, (02) :135-145
[50]   评熊耳群和西洋河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J].
陈衍景 ;
富士谷 ;
强立志 .
地质论评, 1992, (04) :3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