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气源岩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9
作者
穆亚蓬 [1 ,2 ]
王万春 [1 ]
宋振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物气; 源岩; 微生物; 评价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生物气成因的特殊性,使得对生物气源岩的评价也有异于常规烃源岩。有利于生物气生成的物质与环境条件包括源岩快速大量沉积、烃源岩处于低温低演化阶段、原始生源中富含甲烷生物潜量高的草本植物、封闭的缺氧环境等。促使有机质转化为生物气的动力则包括产甲烷菌等微生物菌群的联合作用。反映微生物活动及其强度的指标,如地层中的微生物计数、厌氧菌发酵产气模拟试验以及与微生物作用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存在及其丰度等,是生物气源岩评价的有效地球化学参数,也是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75 / 7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1]  
生物气源岩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惠荣耀,丁安娜,张中宁. 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2005
[22]  
生物气源岩评价方法. 丁安娜,卢双航,冯子辉,等.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2007
[23]  
Spe-cific acyclic isoprenoids as biological markers of methanogenic bacteria in marine sedi ments. Brassell S C,Wardroper A M K,Thompson I D,et al. Nature .
[24]   微生物降解对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影响 [J].
张春明 ;
赵红静 ;
梅博文 ;
陈梅 ;
肖乾华 ;
吴铁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41-343+348
[25]   陆良盆地上第三系未熟烃源岩特征及生物气成因分析 [J].
罗槐章 .
天然气工业, 1999, (05) :21-26
[26]   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 [J].
林春明 ;
黄志城 ;
朱嗣昭 ;
李从先 ;
蒋维三 .
地质学报, 1999, (02) :120-130
[27]   南海莺琼盆地沉积环境中几种厌氧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J].
邓宇 ;
张辉 ;
钱贻伯 ;
赵一章 ;
朱辉 .
微生物学报, 1998, (04) :245-250
[28]   控制生物气富集成藏的基本地质因素 [J].
关德师 .
天然气工业, 1997, (05) :16-20+2
[29]   生物气的生成演化模式 [J].
关德师 ;
戚厚发 ;
钱贻伯 ;
张辉 ;
张祥 ;
黄保家 .
石油学报, 1997, (03) :33-38
[30]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某钻孔沉积物中厌氧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J].
邓宇,张辉,钱贻伯,戚厚发,关德师,张祥 .
沉积学报, 1996, (S1) :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