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泥页岩岩电关系

被引:8
作者
雷宇 [1 ]
王凤琴 [1 ]
刘洪军 [1 ]
陈继峰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北京中油瑞飞(西安)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泥页岩层; 展布特征; 岩电关系; 泥、页岩电性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新增常规油气的地质储量,对盆地内各个地区总计400多口油气井测井资料、岩心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岩心观察、岩电对比、泥页岩电性取值范围统计、电测曲线形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长7泥页岩层的展布特征、岩电关系及泥、页岩电性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认为:长7泥页岩层分布范围至少超过6×104km2,厚度0~120 m,整体呈现西、南深且厚,东、北浅且薄的分布特征;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在泥页岩层响应明显,且受沉积相带控制,泥页岩层在深—半深湖区呈现大幅高值巨厚的箱型或钟形,而在浅湖区则多表现为单峰(或双峰)指尖状突起或小幅低值细薄钟形;受铀和有机质含量、岩层含气性及裂缝发育差异的影响,泥、页岩层在电性上存在着差异;研究区西、南可以依靠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取值范围的差异对泥、页岩进行区分,而东、北部则主要依靠声波时差取值范围并结合泥、页岩层不同的曲线形态特征进行区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118 +118-1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相分析 [J].
杨华 ;
窦伟坦 ;
刘显阳 ;
张才利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254-263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铀烃源岩的铀赋存状态与富集机理 [J].
秦艳 ;
张文正 ;
彭平安 ;
周振菊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469-2476
[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J].
邓秀芹 ;
蔺昉晓 ;
刘显阳 ;
庞锦莲 ;
吕剑文 ;
李士祥 ;
刘鑫 .
古地理学报, 2008, (02) :159-166
[4]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J].
张文正 ;
杨华 ;
杨奕华 ;
孔庆芬 ;
吴凯 .
地球化学, 2008, (01) :59-64
[5]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热异常及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赵文智 ;
王红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658-663
[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J]. 陈全红,李文厚,高永祥,郭艳琴,冯娟萍,张道峰,曹红霞,梁积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7]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 [J].
张文正 ;
杨华 ;
李剑锋 ;
马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289-293
[8]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华 ;
张文正 .
地球化学, 2005, (02) :147-154
[9]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1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铀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D]. 张本浩.西北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