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被引:24
作者
:
吕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吕小康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振达
[
2
]
机构
: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2]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年
/ 02期
关键词
: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社会心态;
社会信任;
群际心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197.3 [医院、综合医院];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绪和信念如何从人际心态到群际心态到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反过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文化心态如何具体地作用于群际心态和人际心态的影响过程。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的具体策略从三大层面进行:人际层面需提升医患直接沟通时的技巧与策略,群际层次需改进医患群体的互动模式、建设医患共同体,文化层面需培育医学理念、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媒介形象并改进医学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情绪劳动的效应、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J].廖化化;颜爱民;.心理科学进展.2014, 09
[2]
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4)
: 1
-
23+242
[3]
象思维与躯体化:医学现象的文化心理学视角
吕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吕小康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4)
: 100
-
105
[4]
再论中国体验:内涵、特征与研究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社会学评论,
2013,
1
(01)
: 14
-
21
[5]
群际信任的增进:社会认同与群际接触的方法.[J].辛素飞;明朗;辛自强;.心理科学进展.2013, 02
[6]
何为“疾病”:医患话语的分殊与躯体化的彰显——一个医学社会学的视角
吕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吕小康
汪新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汪新建
[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
(06)
: 193
-
199
[7]
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6)
: 2
-
7+145
[8]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6)
: 12
-
19
[9]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J].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 117
-
131+244
[10]
当代中国医生心态研究.[M].黄荣贵; 桂勇; 冯博雅; 孙秋梦; 郭巍蓉; 衣然;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
1
2
→
共 13 条
[1]
情绪劳动的效应、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J].廖化化;颜爱民;.心理科学进展.2014, 09
[2]
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4)
: 1
-
23+242
[3]
象思维与躯体化:医学现象的文化心理学视角
吕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吕小康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4)
: 100
-
105
[4]
再论中国体验:内涵、特征与研究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社会学评论,
2013,
1
(01)
: 14
-
21
[5]
群际信任的增进:社会认同与群际接触的方法.[J].辛素飞;明朗;辛自强;.心理科学进展.2013, 02
[6]
何为“疾病”:医患话语的分殊与躯体化的彰显——一个医学社会学的视角
吕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吕小康
汪新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汪新建
[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
(06)
: 193
-
199
[7]
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6)
: 2
-
7+145
[8]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J].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6)
: 12
-
19
[9]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J].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 117
-
131+244
[10]
当代中国医生心态研究.[M].黄荣贵; 桂勇; 冯博雅; 孙秋梦; 郭巍蓉; 衣然;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