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屈服面流变本构模型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李栋伟 [1 ,2 ,3 ]
汪仁和 [1 ,2 ,3 ]
范菊红 [3 ]
机构
[1] 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矿山建筑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侧向卸载; 软岩巷道; 稳定性分析; Mogi-Coulomb屈服准则;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10.009
中图分类号
TD31 [矿山压力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先高围压固结再卸载的三轴剪切蠕变试验方法模拟深部矿井软岩巷道开挖过程中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获得:在试验围压范围内软岩蠕变强度包络线可以用Mogi-Coulomb准则来描述;侧向卸荷条件下软岩具有十分明显的剪胀性,且体积应变占总应变的10%~20%。为了全面反映极软岩在卸载状态下的蠕变变形规律,提出了考虑体积变形的Mogi-Coulomb屈服面型流变本构力学模型。对淮南某深部矿井软岩三轴蠕变试验和巷道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蠕变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软岩的剪胀性和体积应变等蠕变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吻合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604 / 16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卸荷试验路径的泥岩变形特征及数值计算 [J].
李栋伟 ;
汪仁和 ;
范菊红 .
煤炭学报, 2010, 35 (03) :387-391
[2]   共和隧道开裂段页岩蠕变本构试验及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J].
任松 ;
姜德义 ;
杨春和 ;
藤宏伟 .
岩土力学, 2010, 31 (02) :416-421+426
[3]   含夹层盐岩蠕变特性试验及其本构关系 [J].
唐明明 ;
王芝银 ;
丁国生 ;
冉莉娜 .
煤炭学报, 2010, 35 (01) :42-45
[4]   孔隙水压力对软岩蠕变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李刚 ;
梁冰 .
煤炭学报, 2009, 34 (08) :1067-1070
[5]   考虑温度损伤的盐岩蠕变本构关系研究 [J].
胡其志 ;
冯夏庭 ;
周辉 .
岩土力学, 2009, 30 (08) :2245-2248
[6]   典型红层软岩软弱夹层剪切蠕变性质研究 [J].
程强 ;
周德培 ;
封志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3176-3180
[7]   软岩黏弹塑性流变特性及非线性蠕变模型 [J].
张耀平 ;
曹平 ;
赵延林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1) :34-40
[8]   复杂应力路径下人工冻砂土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与应用研究 [J].
李栋伟 ;
崔灏 ;
汪仁和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10) :1496-1501
[9]   冻结黏土卸载状态下双屈服面流变本构关系研究 [J].
李栋伟 ;
汪仁和 ;
胡璞 ;
崔灏 .
岩土力学, 2007, (11) :2337-2342
[10]   抛物线型屈服面人工冻土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J].
李栋伟 ;
汪仁和 ;
赵颜辉 ;
胡璞 .
岩土力学, 2007, (09) :1943-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