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城市化效应

被引:16
作者
张国华 [1 ,2 ]
张江涛 [1 ,2 ]
金晓青 [2 ]
关彦华 [3 ]
王丽荣 [1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河北省气象台
[3] 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4] 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
关键词
高温; 年代际变化; 城市化效应; 京津冀;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3.010
中图分类号
P463.3 [城市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气象站点5—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特征、年代际变化及跃变。采用城市站和城镇站对比方法,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区域高温的城市化效应。结论如下:(1)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部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向东北方向递减,存在一个自石家庄市指向承德市的高值脊。(2)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为冀东北部城市1965—1998年是少高温期,1999—2010年是多高温期。冀西北部、冀中南部和京、津城市,1997—2010年是高温日最多时段,1960—1972年是次多时段,1973—1996年是最少时段。(3)冀东北部城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1—1992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冀中南部城市37℃以上高温日数,1996—1997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北京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5—199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37℃以上高温日数,1985—198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4)冀西北部城市和冀中南部城市自197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逐步显现,并分别从1990年代和198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增强。冀东北部城市和京、津两市的城市化效应近年并无增强趋势,而是小城镇的城市化效应在1990年代后期—2010年显现出来。其原因可能是城镇人口和建成面积的快速增长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江苏省近45a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 [J].
潘敖大 ;
范苏丹 ;
陈海山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87-92
[2]   近40年我国极端温度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 [J].
杨萍 ;
刘伟东 ;
王启光 ;
熊开国 ;
侯威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01) :29-36
[3]   京津冀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J].
史印山 ;
谷永利 ;
林艳 .
气象, 2009, 35 (06) :63-69
[4]   华东极端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丁一汇 ;
崔林丽 .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347-358
[5]   上海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J].
崔林丽 ;
史军 ;
周伟东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93-97
[6]   近40年来城市化对天津地区气温的影响 [J].
郭军 ;
李明财 ;
刘德义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29-34
[7]   重庆近48年来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形势 [J].
郭渠 ;
孙卫国 ;
程炳岩 ;
段春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52-59
[8]   重庆极端高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J].
张天宇 ;
程炳岩 ;
刘晓冉 ;
向波 ;
王勇 .
气象, 2008, (02) :69-76
[9]   武汉市盛夏高温气候特征和成因及预报 [J].
贺懿华 ;
谌伟 ;
李才媛 ;
王丽 ;
顾永刚 .
气象科技, 2007, (06) :809-813
[10]   河南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500hPa环流型 [J].
常军 ;
李素萍 ;
余卫东 ;
孔剑君 .
气象科技, 2007, (06) :77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