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米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孙志栋 [1 ]
陈国 [1 ]
虞振先 [2 ]
陈惠云 [1 ]
机构
[1]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余姚市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有色米; 发展; 评价; 遗传选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有关史料分析结合作者多年水稻育种研究,提出中国有色米发展经历3个历史阶段。基于地方品种资源的评价及遗传特性的研究,从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航天育种或辐射育种等5个层面对有色米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评价和遗传特性的研究。并阐述有色米药食两用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无限商机。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黑米花色苷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王艳龙 ;
石绍福 ;
韩豪 ;
刘新 ;
李新生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0, 31 (01) :63-66
[2]   黑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J].
宫葵 ;
辛士刚 ;
王莹 .
光谱实验室, 2009, 26 (06) :1594-1596
[3]   特种稻新品种软红米的选育及利用 [J].
周汉钦 ;
潘大建 ;
范芝兰 ;
李晨 ;
陈建酉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23-25
[4]   红米湘晚籼12号的综合利用途径 [J].
刘泽民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2) :112-114
[5]   江西红米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特性分析与评价 [J].
黎毛毛 ;
余丽琴 ;
付军如 ;
彭小松 ;
朱昌兰 ;
贺晓鹏 ;
熊玉珍 ;
贺浩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9 (04) :480-484
[6]   中国红米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附视频 [J].
王子平 .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4) :32-34
[7]   特种稻新品种黑糯一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J].
郭晞明 ;
全东兴 ;
刘凤杰 .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1) :119-119
[8]   红色水稻色素着生位置与四种微量元素的研究 [J].
王丽华 ;
徐宗光 ;
叶小英 ;
李杰勤 ;
朱建清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1097-1100
[9]   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红米新组合Ⅱ优132的选育 [J].
杨隆维 ;
袁利群 ;
王光建 ;
段太品 ;
李继辉 ;
许敏 ;
姚昌顺 ;
高剑华 ;
彭耀炳 ;
李洪胜 .
种子, 2007, (04) :83-84
[10]   紫黑米的色素和营养成分研究综述 [J].
游月华 .
中国稻米, 2006, (05)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