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南缘王村上寒武统古油藏成藏剖析

被引:8
作者
李艳霞 [1 ]
钟宁宁 [2 ]
林娟华 [3 ]
龙幼康 [4 ]
李净红 [1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非常规天然气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成藏剖析; 王村古油藏; 上寒武统; 中扬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流体包裹体类型观察、均一温度测定,同时结合盆地模拟及原油裂解动力学计算,对中扬子区南缘永顺王村上寒武统古油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认为加里东期,中扬子南缘地区普遍接受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效供烃,局部地区上震旦统烃源岩也形成有效供烃灶,研究区所在的斜坡为油气运移指向区,聚集形成原生油藏。早中三叠世,震旦系和中下寒武统中的原生油气藏在印支构造主幕下发生油气调整,王村古油藏就此形成。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王村古油藏在挠曲构造或逆冲推覆体作用下被深埋,油气藏迅速发生原油裂解,原油裂解气型烃源灶接力供烃,彻底转变为气藏,同时也加速了油气散失的速度。后期在燕山Ⅱ幕强烈改造以及喜山运动的叠加改造下,古油气藏散失殆尽。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向才富,汤良杰,李儒峰,庞雄奇.  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麻江古油藏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2]   中国南方古隆起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赵宗举 ;
朱琰 ;
邓红婴 ;
徐云俊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10-17+27
[3]   江南古陆的构造属性讨论——以湖南马底驿地区板溪群为例 [J].
侯光久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3) :2-7
[4]   湖南慈利灯影组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 [J].
赵宗举 ;
冯加良 ;
陈学时 ;
周进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14-118+196
[5]   川东石炭系气藏中固体沥青形成机理探讨 [J].
李艳霞 ;
钟宁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402-404+410
[6]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J].
孙玮 ;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袁海锋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53-1159
[7]   中扬子区南华纪以来盆地演化与油气响应特征 [J].
刘新民 ;
付宜兴 ;
郭战峰 ;
王有来 ;
梁西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2) :160-165+171
[8]   鄂东南通山半坑志留系古油藏成藏解剖附视频 [J].
李艳霞 ;
郭云飞 ;
李净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5-8+12+108
[9]   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5) :473-480
[10]   川东石炭系原油裂解型气藏成藏史分析 [J].
李艳霞 ;
钟宁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7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