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问题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冯晓杰
渠永宏
王洪江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关键词
东部; 早第三纪; 海侵; 咸化湖泊;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我国东部地区早第三纪是否发生过海侵的争论已经持续20 余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对海相指相化石( 有孔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等) 、特殊的指相矿物( 海绿石、膏盐) 和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 的海相指相意义提出怀疑。对我国西部地区晚新生代盐湖沉积的研究说明,上述指标只能反映水体盐度,东部早第三纪含油盆地没有经历海侵,其生油岩应为内陆咸化湖泊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徐钰林 ;
孙镇城 .
现代地质, 1998, (01) :3-5
[3]   中国西部晚第三纪—第四纪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冯晓杰 ;
杨藩 ;
徐钰林 ;
杨平 ;
李东明 .
现代地质, 1997, (03) :10-12+14-15
[4]   北京延庆第四纪盆地杨户庄剖面新信息——有孔虫与海相介形虫新发现 [J].
萧宗正 ;
关绍曾 ;
何希贤 ;
张清波 .
地质论评, 1996, (03) :251-255+291
[5]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J].
叶淑芬 ;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
地球科学, 1996, (03) :35-39
[6]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升降 [J].
孙镇城 ;
彭立才 ;
李东明 ;
王敏 .
地质论评, 1996, 42(S1) (S1) :181-187
[7]   中国东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海侵 [J].
袭松余,卢兵力,陈永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 (01) :97-106
[8]   冀中地区早第三纪海泛特征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 [J].
魏魁生 ;
徐怀大 .
现代地质, 1993, (03) :274-284+378
[9]   微体化石在海侵研究中的应用与错用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2, (04) :321-331
[10]   关于沉积物中硼、镓含量划相指标的探讨 [J].
孙镇城 ;
曹春潮 ;
梁新献 ;
许坤 .
石油学报, 1992, (02)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