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金振奎 [1 ]
苏奎 [2 ]
张永生 [2 ]
苏妮娜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 湿原; 沉积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野外露头和钻、测井资料中湿地沉积的观察对比研究,结合现代湿地的特征,从沉积学的角度对湿地进行定义:"一种地形平坦,地面常年潮湿,可有很浅积水(水深通常小于2 m),被繁茂植物广泛覆盖的沉积环境",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湿地分为两类,即沼泽湿地(或称沼泽)和湿原湿地(或称湿原),并对湿原湿地的沉积特征及其与相关相类型的对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原湿地沉积物为灰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等,富含植物化石,有机碳含量高,电阻率测井曲线呈小锯齿状,数值介于纯泥岩和砂岩之间;古代湿原湿地与河漫滩沉积、湖泊沉积的区别标志在于沉积物颜色、岩性、植物化石、电测曲线等方面;湿地外围部分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且主要为河漫滩,湿地的边缘部位主要发育湿原,而中心部位发育沼泽;正确区分湿原湿地与湖泊沉积有利于正确恢复古地理面貌和气候演化,正确评价盆地的油气潜力及指导油气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J].
姜雪 ;
邹华耀 ;
庄新兵 ;
田金强 ;
杨元元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2) :31-37+42
[2]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张关龙 ;
陈世悦 ;
王海方 ;
张鹏飞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3) :11-17
[3]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形成分布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苏妮娜 ;
王春生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23-1329
[4]   全球湿地的状况、未来情景与可持续管理对策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郭荣朝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4) :415-420
[5]   红树林湿地恢复研究进展 [J].
彭逸生 ;
周炎武 ;
陈桂珠 .
生态学报, 2008, (02) :786-797
[6]   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岩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王春生 ;
王濮 ;
张彦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34-540
[7]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相 [J].
金振奎 ;
齐聪伟 ;
薛建勤 ;
王春生 ;
范小娜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0
[8]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J].
金振奎 ;
张响响 ;
邹元荣 ;
王邵华 ;
明海慧 ;
周新科 ;
杜社卿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99-108
[9]   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J].
余国营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3) :61-66
[10]   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 [J].
孟宪民 .
地理科学, 1999, (05) :38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