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和留茬的田间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11
作者
王安 [1 ]
郝明德 [1 ,2 ]
臧逸飞 [1 ]
鲍艳杰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人工降雨; 水土保持; 覆盖; 留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和留茬在玉米生育期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覆盖和留茬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均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覆盖的效果更为明显,其产沙量最大可减少75%,留茬的产沙量最大可减少29%。相同秸秆用量下实行覆盖的水土保持效应较留茬明显。覆盖结合留茬减弱土壤侵蚀的效果明显,在玉米各生育期的产沙量均有大幅减少,低覆盖高留茬减幅最大为85%,高覆盖低留茬减幅最大为78%;在抽穗期对径流强度也有削弱,低覆盖高留茬的径流量减少23%,高覆盖低留茬减少15%,相同秸秆用量下低覆盖高留茬对水土流失的抑制较高覆盖低留茬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作物生长指标与土壤水分状况及地温关系研究 [J].
郑和祥 ;
郭克贞 ;
郝万龙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3) :210-212+216
[2]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J].
卢庭启 ;
何丹 ;
王秀全 ;
税红霞 ;
张华 ;
蒋晓芳 .
耕作与栽培, 2011, (02) :8-9
[3]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J].
宋玥 ;
张忠学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2) :14-16+25
[4]   人工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效应研究 [J].
唐涛 ;
郝明德 ;
单凤霞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9-11+40
[5]   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 [J].
高旺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2) :2702-2708
[6]   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作物生产 [J].
谢瑞芝 ;
李少昆 ;
李小君 ;
金亚征 ;
王克如 ;
初震东 ;
高世菊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9) :1914-1924
[7]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环境的影响研究 [J].
鲁向晖 ;
隋艳艳 ;
王飞 ;
穆兴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3) :66-72
[8]   作物根茬留田的保土培肥效应 [J].
冯君 ;
李万辉 ;
耿玉辉 ;
姜亦梅 ;
姜岩 .
土壤通报, 2006, (05) :890-893
[9]   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金轲 ;
蔡典雄 ;
吕军杰 ;
张杰 ;
吴会军 ;
荣向农 ;
Donald Gabriels ;
Wouter Schiettecatte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4) :1-5+49
[10]   东北半干旱区秋后玉米地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J].
黄毅 ;
邹洪涛 ;
虞娜 ;
张玉龙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