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分布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58
作者
李栋梁
王春学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积雪; 降水; 温度; 季风; 反照率; 积雪水文效应;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1.05.013
中图分类号
P461.6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北半球不同地区的积雪分布状况、积雪异常影响中国气候的事实以及影响机理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与总结。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及北美中西部是北半球积雪分布的关键区,其中青藏高原是北半球积雪异常变化最强烈的区域。中国积雪分布范围广泛,其中新疆、东北和青藏高原是3个大值区。总体来看,北半球积雪有减少的趋势,而中国积雪却有弱的增加趋势。冬、春季高原积雪与欧亚积雪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是相反的。积雪影响中国气候的机理解释为:冬季积雪反照率效应起主要作用,春夏季积雪水文效应起主要作用。积雪被视为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的一个重要物理因子,继续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将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东北及邻近地区累积积雪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陈光宇 ;
李栋梁 .
气象, 2011, 37 (05) :513-521
[2]   中国西部积雪日数类型划分及与卫星遥感结果的比较 [J].
何丽烨 ;
李栋梁 .
冰川冻土, 2011, (02) :237-245
[3]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研究 [J].
高荣 ;
钟海玲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冰川冻土, 2011, 33 (02) :254-260
[4]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周浩 ;
唐红玉 ;
程炳岩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44-1151
[5]   1961—2007年辽宁省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降水的关系 [J].
赵春雨 ;
严晓瑜 ;
李栋梁 ;
王颖 ;
罗勇 .
冰川冻土, 2010, (03) :461-468
[6]   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变化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J].
穆松宁 ;
周广庆 .
大气科学, 2010, (01) :213-226
[7]   1951—2006年黑龙江省积雪初终日期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栋梁 ;
刘玉莲 ;
于宏敏 ;
李永生 .
冰川冻土, 2009, 31 (06) :1011-1018
[8]   基于不同积雪日定义的积雪资料比较分析 [J].
安迪 ;
李栋梁 ;
袁云 ;
惠英 .
冰川冻土, 2009, 31 (06) :1019-1027
[9]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J].
朱玉祥 ;
丁一汇 ;
刘海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5) :903-915
[10]   春季欧亚积雪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数值试验 [J].
李震坤 ;
武炳义 ;
朱伟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4) :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