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7·8”区域性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吴筱 [1 ]
闵涛 [2 ]
肖天贵 [3 ]
机构
[1] 四川省红原县气象局
[2] 四川省芦山县气象局
[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 数值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3年7月7日20时8日20时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北部的切变线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高原西南气流加强是此次暴雨的直接诱因;(2)高原东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和较强的上升气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高原上高温、高湿的大气状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较好的热力条件;(3)高原"湿地"和西南气流建立的水汽通道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4)高原东部西南气流中气流轴的位置对这次暴雨落区和落点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青藏高原东部强西南气流轴的左前方正好是阿坝州暴雨发生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原切变线研究回顾 [J].
何光碧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3, 33 (01) :90-96
[2]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汽、水汽输送相关研究综述 [J].
周长艳 ;
唐信英 ;
李跃清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 32 (03) :76-83
[3]   西藏高原强对流天气及短临预报研究进展 [J].
肖天贵 ;
假拉 ;
肖光梁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6 (02) :163-172
[4]   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发生的一类环流特征研究 [J].
陈永仁 ;
师锐 ;
李跃清 ;
王春国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01) :29-34
[5]   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在暴雨发生维持过程中的动力诊断分析 [J].
杨康权 ;
陈忠明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3) :20-30
[6]   基于螺旋度和非地转湿Q矢量的一次东移高原低涡强降水过程分析 [J].
黄楚惠 ;
李国平 .
高原气象 , 2009, (02) :319-326
[7]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附视频 [J].
陈茂强 ;
顾清源 ;
汪延波 ;
青泉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4) :66-71
[8]   湖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J].
王建生 .
暴雨灾害, 2008, (02) :154-159
[9]   “2003.8.28”长江上游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J].
汪丽 ;
陈静 ;
李淑君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S1) :31-36
[10]   一次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王川 ;
寿绍文 .
气象, 2003, (07)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