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烃源岩的比表面与有机质关系研究进展及意义

被引:30
作者
朱晓军
蔡进功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比表面积; 检测方法; 有机质富集; 泥质烃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有机质与比表面关系是认识有机质富集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泥质烃源岩比表面的构成较为复杂,它与烃源岩的孔隙尺寸、岩石组分、矿物成分以及粘土矿物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比表面的各检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压汞法适用于检测介孔和大孔,氮气吸附法适合于微孔和外表面,EGME法适用于微孔和内表面等,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研究泥质烃源岩的比表面特征至关重要。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方式不同,特别是可溶有机质,或以物理吸附方式附着于矿物的外表面,或以化学吸附方式进入矿物的内表面,这造成了有机质与比表面相关性的变化与差异。因此,在开展泥质烃源岩比表面研究时,既要关注岩石矿物及有机质赋存特征影响,也要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比表面检测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泥质烃源岩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原始赋存态 [J].
樊馥 ;
蔡进功 ;
徐金鲤 ;
包于进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3) :434-439
[2]   泥质烃源岩中蒙皂石与有机质的水桥结合作用——来自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的证据 [J].
卢龙飞 ;
蔡进功 ;
刘文汇 ;
腾格尔 ;
胡文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47-55+63
[3]   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蔡进功 ;
卢龙飞 ;
宋明水 ;
丁飞 ;
包于进 ;
樊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3) :300-308
[4]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雪芬 ;
陆现彩 ;
张林晔 ;
刘庆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597-604
[5]   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祥 ;
刘玉华 ;
张敏 ;
胡素云 ;
刘红俊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2) :350-356
[6]   烃源岩中黏土与可溶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展望 [J].
蔡进功 ;
卢龙飞 ;
丁飞 ;
樊馥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12) :1679-1684
[7]   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测定Al2O3载体孔结构 [J].
巨文军 ;
申丽红 ;
郭丹丹 .
广东化工, 2009, 36 (08) :213-214+228
[8]   ASAP2020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的应用 [J].
陈金妹 ;
张健 .
分析仪器, 2009, (03) :61-64
[9]   极细颗粒黏土的比表面积测试与分析(英文) [J].
梁健伟 ;
房营光 ;
谷任国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 (09) :2371-2377
[10]   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 [J].
张林晔 ;
李政 ;
朱日房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1) :124-12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