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京春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受贿罪; 通谋; 举证责任; 共同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92 [贪污贿赂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增设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弥补法律漏洞,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但是,在缺乏程序法与证据法配套措施的情况下,该罪在司法适用中有被异化的风险。刑法理论应结合刑事诉讼和刑事证据理论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解释。刑事证据法应明确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证明规格,以准确地界分受贿罪的共犯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问题研析 [J].
袁永超 .
中国检察官, 2014, (13) :66-69
[2]   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J].
赵秉志 .
法学评论, 2014, 32 (03) :1-17
[3]   薄熙来案件审判的法理问题研究(下) [J].
赵秉志 .
法学杂志, 2014, 35 (04) :1-20
[4]   薄熙来案审判中的若干证据法问题 [J].
龙宗智 .
法学, 2013, (10) :3-15
[5]   从薄熙来贪污案看“一对一”场合言辞证据的审查判断 [J].
李斌 .
中国检察官, 2013, (18) :52-55
[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J].
单民 ;
杨建军 .
当代法学, 2011, 25 (05) :85-92
[7]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比较研究 [J].
孙国祥 .
政治与法律, 2010, (12) :142-149
[8]   因受贿而渎职的罪数认定 [J].
任彦君 .
法学评论, 2010, 28 (06) :124-128
[9]   刑事诉讼中“另案处理”情形的实证分析——以浙江湖州市为视角 [J].
方海明 ;
朱再良 .
法学, 2010, (10) :152-158
[10]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 [J].
胡剑波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0, 12 (01)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