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被引:30
作者
梁玲 [1 ]
李跃清 [1 ]
胡豪然 [1 ]
蒋兴文 [1 ]
章尔震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四川省气象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感热; 长江中上游; 区域气候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5 [降水的各种影响];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通过调节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近地层的感热加热强度,模拟分析了高原热源异常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原感热加热异常会导致川渝地区降水发生改变。当高原感热加热减弱时,四川中部及东部与重庆交界处降水增加,而川渝其他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当高原感热加热增强时,降水增加的区域主要是四川西北部和重庆地区,大值中心出现在重庆南部,四川西南部和东北部降水减少。高原地区感热加热异常通过影响对流层不同层次的温度场和高度场变化,引起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变化,最终诱发川渝地区降水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38 / 15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赵勇 ;
李如琦 ;
杨霞 ;
何冬燕 ;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1223
[2]   RegCM3模式对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和环流形势的模拟性能检验 [J].
吴蓉 ;
张耀存 .
气象科学, 2012, 32 (02) :119-126
[3]   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联系 [J].
陈永仁 ;
李跃清 ;
齐冬梅 .
高原气象 , 2011, (05) :1148-1157
[4]   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卜庆雷 ;
彭骏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620-627
[5]   初春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J].
何冬燕 ;
邓学良 ;
赵勇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579-586
[6]   川渝盆地夏季旱涝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陈权亮 ;
倪长健 ;
万文龙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587-594
[7]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J].
胡景高 ;
陶丽 ;
周兵 .
高原气象, 2010, 29 (01) :128-136
[8]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J].
陈永仁 ;
李跃清 ;
王春国 ;
邓荣耀 .
高原气象 , 2009, (03) :539-548
[9]   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夏季东亚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397-406
[10]   青藏高原加热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刘新 ;
李伟平 ;
许晃雄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87-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