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远震波形反演2013年芦山地震震源参数

被引:56
作者
谢祖军 [1 ,2 ]
金笔凯 [1 ,2 ]
郑勇 [1 ]
葛粲 [1 ,2 ]
熊熊 [1 ]
熊诚 [1 ,2 ]
许厚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CAP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s7.0级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四川省及周边省市区域台网近震波形数据以及IRIS远震波形数据,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及其发展方法分别对近震、远震数据进行单独反演以及联合反演,得到各自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都比较稳定,其中联合反演得到的最佳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210°,倾角44°,滑动角91°;节面Ⅱ走向29°,倾角46°,滑动角89°;震源深度为16km,震级为Mw6.66.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基于不同模型对近震数据进行反演测试,发现在龙门山地区,复杂的速度结构对反演震源机制解有10°左右的影响,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有2km左右.另外,对远震数据,按震中距进行重采样,所得结果非常一致,说明远震数据对芦山地震震源信息约束比较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10 / 10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2013年芦山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关系 [J].
单斌 ;
熊熊 ;
郑勇 ;
金笔凯 ;
刘成利 ;
谢祖军 ;
许厚泽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6) :1002-1009
[2]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 [J].
刘成利 ;
郑勇 ;
葛粲 ;
熊熊 ;
许厚泽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6) :1020-1026
[3]   芦山与汶川地震震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深部孕震环境 [J].
郑勇 ;
葛粲 ;
谢祖军 ;
YingJie YANG ;
熊熊 ;
许厚泽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6) :1027-1037
[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J].
王卫民 ;
郝金来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12-1417
[5]   芦山4.20地震破裂过程及其致灾特征初步分析 [J].
张勇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08-1411
[6]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一个高角度逆冲地震 [J].
曾祥方 ;
罗艳 ;
韩立波 ;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18-1424
[7]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介绍 [J].
刘杰 ;
易桂喜 ;
张致伟 ;
官致君 ;
阮祥 ;
龙锋 ;
杜方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04-1407
[8]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4.6级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与区域强震危险性 [J].
吕坚 ;
曾文敬 ;
谢祖军 ;
曾新福 ;
张勇 ;
邓辉 ;
胡睿 ;
黎斌 ;
李雨泽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1) :3625-3633
[9]   汶川余震序列北川以北段的震源分布特性与破裂复杂性研究 [J].
吕坚 ;
王晓山 ;
苗春兰 ;
苏金蓉 ;
靳玉科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 (05) :17-21+26
[10]   2010年河南太康MS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 [J].
韩立波 ;
蒋长胜 ;
包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9) :2973-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