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河道砂体构型分析方法在萨北油田的应用附视频

被引:26
作者
周银邦 [1 ]
吴胜和 [1 ]
岳大力 [1 ]
刘江丽 [2 ]
刘志鹏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3] 中海油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侧积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的指导下,针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定量规模,分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层次、点坝层次以及点坝内部的侧积体层次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并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曲流型分流河道三维构型模型,再现了侧积夹层的空间分布,为开发动态分析、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12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J].
岳大力 ;
吴胜和 ;
刘建民 .
石油学报, 2007, (04) :99-103
[2]   地下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分析——以孤岛油田为例 [J].
何文祥 ;
吴胜和 ;
唐义疆 ;
束青林 ;
张本华 .
矿物岩石, 2005, (02) :81-86
[3]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J].
陈清华 ;
曾明 ;
章凤奇 ;
冷风 ;
魏荷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3) :13-15+81
[4]   储层非均质体系、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研究思路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16-18+43
[5]   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立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樊中海 ;
鲁国甫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7-10+14
[6]   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J].
刘波 ;
赵翰卿 ;
王良书 ;
林春明 ;
刘绍文 .
沉积学报, 2001, (03) :394-398
[7]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J].
马世忠 ;
杨清彦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1-247
[8]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
穆龙新 ;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9]   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 [J].
吕晓光 ;
赵翰卿 ;
付志国 ;
雷顺 .
石油学报, 1997, (02) :69-74
[10]  
FluvialPaleochannels. SchummSA. RecognitionofAncientSedimentaryEnvironments .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