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裂解成气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

被引:14
作者
郭利果
田辉
靳永斌
甘华军
肖贤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判识与评价; 反应机理; 热裂解; 加氢裂解; 反应损耗;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8.05.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原油裂解成气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领域重大的理论进展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勘探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对原油裂解气的裂解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述,认为常用的原油热裂解一级动力学模拟模型可能不适合于地质温度条件下特别稳定的重烃气体;地质温度条件下原油加氢裂解的重要性可能被忽视;疏导体系及储层条件下的重烃反应损耗也是形成实际天然气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的判识评价指标尚不能从本质上反映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1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08-1218
[2]   川东北罗家寨飞仙关组气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效率 [J].
谢增业 ;
李剑 ;
单秀琴 ;
张林 ;
高嘉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65-769
[3]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J].
胡国艺 ;
肖中尧 ;
罗霞 ;
李志生 ;
李剑 ;
孙庆武 ;
王春怡 .
天然气工业, 2005, (09) :23-25+150
[4]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
[5]   氧化作用对气态烃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J].
于林平 ;
潘长春 ;
刘金钟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2005, (03) :269-277
[6]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J].
谢增业 ;
魏国齐 ;
李剑 ;
杨威 ;
张林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17-19+182
[7]   柯克亚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侯读杰 ;
赵增迎 ;
唐友军 ;
朱俊章 ;
肖中尧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37-141+200
[8]   油藏演化的两个极端过程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刘丰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21-23
[9]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
[10]   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成因判识方法 [J].
陈世加 ;
付晓文 ;
马力宁 ;
陈新领 ;
张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4) :364-36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