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转运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71
作者
田中伟
王方瑞
戴廷波
蔡剑
姜东
曹卫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改良; 籽粒产量; 物质积累与转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明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选育高产品种、制定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2个20世纪不同年代代表性小麦品种于2007—2009年进行大田试验,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转运特性的演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随着品种改良进程,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逐步提高,而20世纪60年代品种生物产量显著降低随后保持稳定;开花期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旗叶光合速率逐步提高,为花后物质积累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品种改良显著提高了小麦拔节前和开花后物质积累量及群体生长速率,但降低了拔节至开花期积累量和生长速率;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小麦籽粒产量与拔节前及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生长速率及花前干物质贡献率显著正相关,与拔节开花阶段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及花后干物质贡献率显著负相关。【结论】品种改良提高了小麦物质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物质积累,平衡了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因此,提高拔节前营养生长、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花前物质转运是小麦产量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今后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韩占江 ;
于振文 ;
王东 ;
张永丽 .
作物学报, 2010, 36 (03) :457-465
[2]   不同株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氮肥响应的动态分析 [J].
李国强 ;
汤亮 ;
张文宇 ;
曹卫星 ;
朱艳 .
作物学报, 2009, 35 (12) :2258-2265
[3]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J].
屈会娟 ;
李金才 ;
沈学善 ;
魏凤珍 ;
王成雨 ;
郅胜军 .
作物学报, 2009, 35 (01) :124-131
[4]   剪叶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刘万代 ;
尹钧 ;
朱高纪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7) :1353-1360
[5]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 [J].
李淑文 ;
文宏达 ;
周彦珍 ;
李雁鸣 ;
肖凯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10) :1992-2000
[6]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J].
曹宏鑫 ;
董玉红 ;
王旭清 ;
许金芳 ;
高亮之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128-131+139
[7]   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 [J].
朱艳 ;
曹卫星 ;
周治国 ;
田永超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1) :43-50
[8]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 [J].
许为钢 ;
胡琳 ;
吴兆苏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0, (03) :352-358
[9]   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 [J].
雷振生,林作楫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S1) :28-33
[10]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庄巧生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