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叶中所含结合咖啡因比例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黄业伟 [1 ,2 ,3 ]
徐欢欢 [2 ,3 ]
王素敏 [2 ,3 ]
李润博 [2 ,3 ]
王宣军 [2 ,3 ]
盛军 [2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茶叶; 结合咖啡因; 咖啡因; 六大茶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分析比较不同茶叶的咖啡因含量及所含结合咖啡因的比例,为茶叶中咖啡因的准确分析、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监测以及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功能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六大茶类样品为试样,利用低p H沉淀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茶叶的咖啡因含量及其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越大的茶叶所含结合咖啡因的比例越大。其中,深度发酵的普洱茶(熟茶)和六堡茶中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最大(20%左右);而不发酵的绿茶中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最低(<2%)。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指标在准确判定茶叶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以及不同来源咖啡因的功效差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
    宋爽
    黄业伟
    王宣军
    于海双
    方崇业
    盛军
    郝淑美
    [J]. 茶叶科学, 2013, 33 (04) : 322 - 326
  • [2] 发酵对普洱茶中游离咖啡因含量的影响
    王腾飞
    王宣军
    黄业伟
    方崇业
    朱强强
    杨军
    盛军
    郝淑美
    [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26 (04) : 509 - 511
  • [3] 大红袍研究进展
    陈岱卉
    郭雅玲
    [J]. 福建茶叶, 2011, 33 (01) : 28 - 31
  • [4] 黄茶的HT-29人体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抗癌效果
    赵欣
    [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03) : 11 - 13
  • [5] 传统历史名茶——广西六堡茶的加工工艺
    苏敏
    陈佳
    吴永华
    [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 (12) : 63 - 64
  • [6] 低咖啡碱茶的研究进展
    赵卉
    杜晓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 564 - 568
  • [7] 六堡茶的理化分析研究
    陈小强
    叶阳
    成浩
    唐东东
    苏丽慧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7) : 77 - 80
  • [8] 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刘玉芳
    杨春
    林朝赐
    张文文
    谭少波
    [J]. 福建茶叶, 2008, (02) : 21 - 22
  • [9] 趣话我国的六大茶类
    程柱生
    [J]. 中国检验检疫, 2000, (11) : 46 - 46
  • [10]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罗龙新
    吴小崇
    邓余良
    傅尚文
    [J]. 茶叶科学, 1998, (01) : 53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