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夏季降水分型及其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24
作者
孙照渤
曹蓉
倪东鸿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东北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东北冷涡; 西太平洋副高;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40415001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10年中国东北122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60站月平均温度资料,对东北6月、7月、8月的降水进行分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降水型对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东北6月、7月、8月降水均可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6月与8月的分型结果相同,为全区一致型(同多型、同少型)和南北反位相型(南部型、北部型),7月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同多型、同少型)和东西反位相型(东部型、西部型)。6月东北降水主要受东北冷涡影响,冷涡越强,降水越多,且当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出现明显异常时,6月东北降水将呈现南北反位相特征;7月、8月降水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其中东北降水全区一致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以及沿亚洲西风急流东传的波列有关,而降水南北(东西)反位相型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太平洋东部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关系 [J].
袁凯 ;
朱伟军 ;
陈懿妮 .
大气科学学报, 2015, 38 (01) :66-75
[2]   北极偶极子异常与中国东北夏季降水 [J].
武炳义 ;
张人禾 ;
DArrigoRosanne .
科学通报, 2008, (12) :1422-1428
[3]   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对梅雨的影响 [J].
何金海 ;
吴志伟 ;
江志红 ;
苗春生 ;
韩桂荣 .
科学通报, 2006, (23) :2803-2809
[4]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距平与Rossby波传播对1993和1994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影响的差异 [J].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 2006, (05) :977-987
[5]   东北地区汛期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J].
贾小龙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6, (02) :309-318
[6]   东北雨季的划分及其特征 [J].
王学忠 ;
孙照渤 ;
谭言科 ;
胡邦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2) :203-208
[7]   东亚地区夏季7~8月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的内部动力学过程 [J].
廖清海 ;
陶诗言 ;
王会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28-36
[8]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韩艳凤 ;
江志红 ;
王冀 ;
张艳梅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5, (02) :136-141
[9]   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标准、日期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J].
廉毅 ;
沈柏竹 ;
高枞亭 ;
安刚 ;
唐晓玲 .
气象学报, 2003, (05) :548-558+643
[10]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J].
孙力 ;
安刚 ;
廉毅 ;
高枞亭 ;
唐晓玲 ;
沈柏竹 ;
丁立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102-113